“牙叔好。”
“哈哈,儂好儂好。”聽魏明說他這個妹妹是北大數學系學生,全省理科狀元,老費也不禁有些高看,這么聰明,可是進提籃橋大學的好苗子。
今天請老費一聚,一是讓老費帶他們兄妹倆逛逛曾經老魔都的金融街,充當導游。
另一個目的就是覺園二號宅的事,他需要一個懂行的人幫自己跑這個事,到時候自會給他一筆勞務。
“你還需要我帶啊,我看你里面對魔都灘很熟悉嘛。”老費笑道。
沒想到他也看到了魏明的新作。
“我也就了解一些皮毛。”魏明謙虛道。
結果老費不謙虛了:“確實是一些皮毛,比如寫老蔣炒股那一段……”
然后他就開始說哪里哪里他寫的跟當年真實情況有出入,沒想到這老頭看的這么仔細,魏明懷疑他還給《收獲》寫信了。
他們一邊說,一邊在這外灘溜達。
“說起金融街,外灘算是一處,當年匯豐銀行,花旗銀行,麥加利銀行這些外資銀行基本都在這一片。”
麥加利銀行就是渣打銀行,當年外灘十八號的擁有者,現在叫春江大樓。
對這些銀行和它們的辦公地,老費如數家珍,之后又帶他們去了九江路,那里是華資銀行和金融機構的集中地,比如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等都在這里設有辦事處,姑奶奶婆家的銀行好像也在這里。
不過這些銀行現在早沒影了,現在咋可能有民營銀行,四大行都還沒湊齊呢,民生銀行要等到90年代了。
小紅很喜歡聽老費講當年魔都灘金融戰的故事,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物價飛漲那一段,魏明在《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三部也有詳細描述。
他們一老一少聊得很投契,魏明看到旁邊有報刊亭,就過去問了問,發現《收獲》賣完了,他看到竟然有《青年文摘》,于是買了一本。
這是創刊號,魏明知道這個月創刊,因為之前收到過《青年文摘》的稿費,他們轉載了《黑貓警長·鳩占鵲巢》那一篇的部分內容。
文摘嘛,都是從別的地方摘來的,好像另一個大名鼎鼎的《讀者文摘》也是今年創刊。
未來巔峰銷量高達300萬每期的《青年文摘》現在還是個新生兒,而且是叢刊模式,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創辦,主要面向青年群體。
從板塊設計也能看出來,分為“社會與人生”“學習與探索”“祝你成才”“文苑漫步”“科學長廊”“自然之謎”幾個板塊,當然還少不了未來頗受詬病的“外國風情”。
魏明的《黑貓警長》就放在了“自然之謎”板塊,至于“外國風情”有兩篇文章,《世界各國過年習俗》和《見面禮節種種》。
魏明翻了一下,就是很客觀的介紹,遠沒有后世那么沖的味兒。
才兩毛多錢,魏明買了一本,這時老費已經開始跟小紅講我國在建國后遭受的來自金融方面的沖擊了,小紅覺得比大學里老師們講的還有意思。
魏明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魔都牌手表:“時間也不早了,咱們找個地兒吃個便飯吧。”
老費剛要介紹附近有什么小館子,魏明又道:“這里離和平飯店不遠吧。”
老費不禁精神一震,心情有些蕩漾,然后就聽魏明道:“我記得它附近有個賣小籠包的,要不咱們去那吃點。”
老費的臉垮了下來:“我知道你說的是哪家,跟我走吧。”
現在新天地分紅變少了,而且如果覺園能拿下來,重新裝修也需要錢,即便魏明也不能太大手大腳了,館子可以下,但和平飯店實在沒什么性價比。
吃著各種口味的小籠包,魏明跟老費說了覺園二號的事。
“我姑奶奶從美國修書一封,而且把當年的地契寄了回來。”
“有地契!”老費動作一頓,“這還有點希望,你想把宅子拿回來?”
魏明:“有這個想法,我也希望老人家能有機會重新踏上祖國的土地,總不好住酒店吧。”
老費:“那我可以幫你問問,不過按照我的猜測,你還需要能證明你和石家女主人關系的文件。”
“這可就難了。”魏明蹙眉,老家也沒姑奶奶的戶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