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敏回到自己房間,打開抽屜,里面滿是磁帶和信紙,都是自己和阿明勾搭的證據。
不過阿明上一封信還沒回自己,而且回復也越來越敷衍,好像在趕時間一樣。
他是不是有女朋友了?
他這個年紀,這個長相,這個成就,而且還有過戀愛經驗,有女朋友也很正常吧。
小阿敏抱著長腿,心情有些郁郁。
這時外面媽媽喊了一聲:“哎呦,差點忘了,今天幫鬼伯收了一個內地的包裹,還沒給他呢。”
“哪兒呢,我看看。”
周惠敏過去拿了起來,雖然地址并不是北大,而是魔都的一個地方,但筆記確定是阿明無疑。
哼,你給他寫信倒是勤快,我看到的就好幾次,可人家才是你的筆友啊。
阿敏酸溜溜地想,其實她早就知道鬼伯識字了,當初根本就是騙自己的,不過并不知道鬼伯跟阿明具體的關系,只當阿明是鬼伯在內地親戚的后代。
“媽媽,我幫鬼伯送過去吧。”
“哎呀,這么晚了,明天也一樣的。”
“沒關系的,反正我也不困!”說完,阿敏就風風火火跑了出去,站在兩棟樓之間,恰好看到周圍沖天而起的煙花,絢爛的像是青春期的女孩一樣美好。
柳斌也不知道鬼伯跟魏明是什么關系,雖然他有一個大膽的猜測,但太大膽了,他可不敢說,也從不打聽,道上的規矩他懂。
把《新報》交給老鬼后,他又換了身衣服,準備去麥記上夜班了。
麥記全天營業,全年營業,柳斌上這個春節夜班,雖然事兒不多,但工資能拿雙倍,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鬼叔我走啦。”
“嗯,好好干,爭取早日當上店長。”
他一走,鬼伯立即看起了那篇文章,只看標題他就知道這是說的孫子那部,之前通信時他就知道這個名字了。
至于作者蔡省三,也來頭不小,他曾是小蔣的親信,果黨戰敗撤走后還堅持留下來打游擊。
打游擊?你們能是對手!
果然,很快就被俘虜了,然后送到了捋順,跟溥儀等人是“校友”。
75年最后一批特赦他去了香港,并定居,前段時間沈最去香港,兩人還一起吃過下午茶呢。
所以他能看到《人間正道是滄桑》也是因為沈最,《收獲》就是沈最寄給他的。
在他們那個圈子里,沈最宣傳這部最積極,功德林優秀畢業生被他騷擾了一個遍,如果這部能被允許出版,且沒有被批判,那他也想寫點什么,賺點稿費,誰還沒個作家夢呢。
而且自己肚子里有太多太多故事,哪怕在功德林他也沒閑著,為了能多聽八卦,他寧愿多干活,在勞動中跟校友打聽八卦,挖掘故事。
在之前他甚至敢在戴老板背后跟胡蝶八卦她和張少帥是不是有過一段,胡蝶轉頭就告訴了戴老板,把他一頓臭罵。
這種八卦精神值得肯定,不過要說文筆,蔡省三也不差。
為了自己養活自己,定居香港的蔡省三開始為多家香港媒體撰稿,還在中立報紙《新報》開辟專欄,每天寫時事評述,文章同時在香港、臺北、舊金山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見報,堅持了五年時光。
因為在果黨干過,也在大陸生活過,并踐行“不為任何人操縱,只屬于真理”的格言,并且一生都在堅持中華民族大義,為祖國統一奔走,蔡省三的文章很有影響力,兩邊的高層經常會看到。
看過沈最寄來雜志上的這篇不完整的,蔡省三想著第二天的專欄還不知道寫啥,干脆就著這部發表了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