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英國家長甚至會把《獅子王》當做自己孩子的文學啟蒙讀物,培養他們對古典文學的熱愛。”
最后他還提了一嘴《勇敢者的游戲》登陸了其他幾個英語國家的好消息,魏什么兩部童話的影響力還在進一步擴散。
不僅有他自己的文章,甚至還貼出了英國媒體對《獅子王》的報道和相關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當然,這些資料都是魏明交給朱偉的。
這人是懂新聞學的,他本想過陣子等魏什么熱度下來了再把魏什么是魏明的消息捅出去,結果魏什么又搞出了新動靜,于是就暫時壓下了魏什么和魏明是同一個人的消息。
而且等著兩人的名氣越來越大,到時候爆出來效果肯定也更好。
其實《獅子王》在國內的熱度是不如《勇敢者的游戲》《天書奇譚》《黑貓警長》這些作品的,所以朱偉在文章中以“莎式童話”來稱呼這部。
因為故事結構脫胎于莎翁悲劇,在國內不吃香,但在英國大行其道也就不奇怪了。
而這時國人都愿意看到國外對自己的認可,魏什么兩部作品出海,影響力已經覆蓋了十余個國家,這太值得大書特書了。
很快其他權威媒體還轉載了朱偉這篇文章,魏什么的名氣直逼魏明這個大號。
這些報刊的反應直接影響到了讀者,有些家長見《獅子王》評價這么高,而且還說什么文學啟蒙,英國小孩都愛看,于是紛紛對孩子表示:就知道看《黑貓警長》,長大了能有什么出息,抓耗子嗎,我給你買一本《獅子王》吧,獅子比貓厲害。
之前《獅子王》出版數量不算太多,《少年文藝》見狀立即又印了十萬冊《獅子王》,并再次對魏什么約稿。
而央視在看到《獅子王》的熱度這么高,想到之前日本訪問團曾帶來了一批動畫兜售,其中一部叫《森林大帝》就是講獅子的,而且還是現在大受歡迎的《鐵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蟲的作品。
于是央視再次聯系日本方面,準備以低廉或者免費的價格引進這部動畫。
鄭淵捷此時正在看一份《光明日報》,在文化板塊看到了對峨眉廠電影《神秘的大佛》的批評,也看到了對魏什么童話《獅子王》的肯定,并冠以“童話大王”的稱號。
《光明日報》比《中青報》還要權威,它也在說“童話大王”,那童話大王肯定就是魏什么了,這是官方蓋章的。
其實26歲的鄭淵捷也很喜歡這個稱號,他也是寫童話的,最近剛剛寫了一個中篇,叫《皮皮魯外傳》,這是他“親兒子”皮皮魯第一次面世,讀者反饋還不錯,他收到了十幾封來自小讀者的信。
不過既然已經有人被封為“童話大王”,自己是很尊重商標的,那不知道以后自己能不能叫“童話小王”,就是不知道這個童話大王魏什么的年齡在自己之上還是之下。
應該比自己年長吧,魏什么的幾部作品自己都看過,類型跨度很大,一看就是很有閱歷的作者,至少也得三十多了吧。
今天自己應該就能知道魏什么有多大了。
公交車到站后,鄭淵捷收起報紙,邁步進了《兒童文學》編輯部。
當了五年工人,鄭淵捷終于憑借高產的童話創作得以被改版成月刊的《兒童文學》選中,成了一名編輯。
恰好今天呂曉燕過來跟主編請假,她又要帶兒子出去拍戲了,準確講是體驗生活,體驗完了就開拍。
而且這次戲份還比較重,可能一走就是兩三個月。
于是主編讓呂曉燕和新來的編輯鄭淵捷交接一下工作。
“小鄭啊,你跟呂編好好交接,盡快熟悉一下工作流程,她可是魏什么的責編。”
本來鄭淵捷還想跟編輯們打聽打聽魏什么,現在好了,他成了魏什么的代理責編!
呂曉燕手上可不止魏明一個作者,雖然這些都是她千辛萬苦維持的作家資源,但想到自己不知什么時候才能恢復工作,為了作家們好,也只能把把這些作者的通訊地址,以及個人風格跟鄭淵捷分享,讓他勤聯系。
鄭淵捷聽的非常認真,并時不時做筆記,雖然他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但文化水平并不差。
“呂姐,”直到呂曉燕全部講完了,鄭淵捷才忍不住出聲提醒,“是不是還有魏什么啊。”
呂曉燕擺擺手:“他已經把接下來三個月的《黑貓警長》都寫出來了,不用管他。”
鄭淵捷:“那萬一稿子有問題,我需要跟他聯系修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