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的醫生出來讓家屬準備,但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先生才被宣告去世。
這時魏明已經回家了,為了不打擾父母,直接就住在了北池子的四合院,警長守在床前,銀杏蹲在屋外。
當天新華社就發了訃告:中國著名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沈雁冰(筆名茅盾)在燕京逝世,享年5歲。
并介紹了他的生平,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聯盟,49年當選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并擔任第一任文化部部長以及在政協的職務等。
他的作品包括長篇《子夜》《虹》《霜葉紅似二月花》《腐蝕》等;中篇《蝕》三部曲;短篇《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散文《白楊禮贊》《風景談》等。
最后強調了他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的地位。
龔樰人在蘇北知道了這個消息,因為她出演了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子夜》的電影版,也忍不住心中悲傷遺憾,并給魏明寫了一封信。
而上影廠已經開始加緊灌制拷貝,準備盡快讓全國觀眾看到茅盾先生的這部作品,當初他還親自為劇組拍了一段鏡頭。
除此之外,全國很多文學界人士紛紛寫文章紀念茅盾先生,巴金先生也留下了“火不滅,心不死,永不擱筆”的文字。
魏明也不例外,寫了一篇文章紀念并感謝這個跟自己只有一面之緣的大文豪。
想來想去,最終還是把稿子投給了《人民文學》這個由茅盾先生一手創建的新中國第一份國家級文學雜志。
而且很快就得到了《人民文學》編輯的過稿通知,投入感情寫的文章,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關鍵他們沒想到先生最后一篇文字竟然是給魏明的做序,這是何等的重視和期待啊!
不過20歲就能寫出大長篇《人間正道是滄桑》,潛力之大之明顯,也確實值得期待。
在全國紀念茅盾先生的熱潮中,海外同樣也有反應。
新加坡《南洋商報》刊發了悼念文章,稱茅盾的逝世是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的巨大損失。
日本媒體對茅盾先生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在短短18天內發表了約17篇關于茅盾的文章,高度肯定了他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地位,并對其代表作《子夜》進行了深入品評。
而在茅盾先生的追悼會上,以茅盾先生25萬遺產為獎金池設立的茅盾文學獎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該獎旨在鼓勵長篇中文的創作,同時由巴金先生擔任評委會主任,并將在后續公布具體細則。
25萬啊!
在萬元戶都是稀罕物的年代,25萬無疑是一筆巨款。
如果以現在兩萬塊能在燕京買一套很體面的房產計算,這筆錢放在后世大概相當于六七千萬。
而且這還是國內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可以預料的是,這個獎項不出意外將成為中文長篇的最高獎項,起碼是之一。
國內新聞都在報道茅盾先生去世和茅盾文學獎的消息,而國際新聞方面,美國的里根拔得頭籌。
因為這位新總統步了約翰·列儂的后塵,被槍擊了,只不過他運氣好一些,最終搶救了回來。
一開始國內報道省略了很多細節,北大學生們紛紛對這次事件背后隱藏的政治真相表示好奇,是政敵干的還是不滿他施政方針的民眾呢?亦或是蘇聯……
恐怕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竟然是一個女明星的腦殘粉為了吸引她的注意模仿電影人物干出的這番事。
就連魏紅她們這些大一的女生都在討論這件事,周末回家她還跟父母討論起這件事。
他們再次意識到美國真乃龍潭虎穴啊,大明星會被槍殺,總統會被槍殺,這還有安全可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