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鐵郎今年五十有一,出生于新加坡,10歲才隨家人遷居魔都。
他在美影廠最主要的職務是動畫設計,曾擔任《小蝌蚪找媽媽》,《牧笛》,《放學以后》的動畫設計。
除了早期導過一部小短片,真正在美影廠擔任導演一職其實要從兩年前的《母雞搬家》開始,去年又有一部《我的朋友小海豚》,名氣算不上太大。
而他剛剛完成的一部新作《九色鹿》還沒播出,這部播出后他的能力才算是被徹底認可。
從他這三部作品的題材就能看出來,他很喜歡小動物,而且還喜歡新鮮玩意兒,這么大歲數了還經常買遙控玩具汽車,拆了裝,裝了又拆,跟老小孩兒似的。
所以特偉在把全廠的導演想了一遍之后,選擇了他。
進了廠長辦公室,特偉沒有立即說正事,而是問戴鐵郎:“小戴,你們家養貓了嗎?”
“沒有,不過養了一條狗,傳統的田園貓馴化程度不如狗,我們家又小,不夠它施展的,不過我們樓下那幾只貓跟我倒是混得挺熟。”
說著這些貓貓狗狗的東西,戴鐵郎滔滔不絕,喜歡玩,有童心的老頭對小動物肯定也不會太差。
聽他這么說,特偉放心了,他問:“那你知道《黑貓警長》嗎?”
“就那個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精明的黑貓警長。”戴鐵郎坐在特偉廠長對面,來了精神。
“你這都從哪兒整的詞兒啊?”特偉失笑。
“不是我整的,上個月的《兒童文學》里,一只耳為了對付警長,特意給他寫了一首歌功頌德的歌,想要靠捧殺瓦解警長的意志。”
原來戴鐵郎也是魏什么的書迷,每期都在追讀,說起黑貓警長來頭頭是道:“要我說一只耳這招太絕了,而且隨著改革開放,官員的權力越來越大,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需要提防,但不得不說,一只耳編的這首歌還真不錯。”
但因為沒有曲譜,戴鐵郎只能念出來,特偉聽后哈哈一笑:“既然你這么喜歡《黑貓警長》,那這個項目就交給你了。”
“啊,咱們要拍黑貓警長了?”
“而且是系列電視動畫,你之前曾提案過的。”特偉認真道。
因為有過海外生活的經歷,現在還有一些海外關系,戴鐵郎的視野也非常國際化,他覺得美影廠需要制作一些系列動畫,像美國的迪士尼,日本的手冢治蟲那樣,否則國內電視動畫這一塊就要被外國動畫占領了。
可惜之前電視的影響還不夠大,戴鐵郎也人微言輕,廠里一直沒有通過。
最近開會,又跟上級部門溝通之后,廠領導終于做出了拍攝系列動畫,豐富電視內容的決定。
只不過能給這個項目組的人手和資金又差又少,同等時長投入少于其他短片項目,所以愿意接手這個項目的老導演并不多。
特偉也沒有隱瞞,開誠布公地跟戴鐵郎說明了情況:“畢竟是第一次做這種東西,我們也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你只能從那些暫時還閑著的人里拉隊伍。”
“那一集拍多長時間,一共拍幾集?”戴鐵郎問了兩個關鍵問題。
特偉:“一集時長不超過20分鐘,先做兩集試試看,如果反響不錯的話就繼續做。”
戴鐵郎估摸了一下,《兒童文學》上的插圖形象稍微改改就能用,而且自己還認識這些形象的設計人之一柳如龍。
“給我一年時間,一年內我帶隊把這兩集拍出來。”
“好,那就一年!”特偉又道,“另外魏什么就在魔都,如果你想見見他的話我可以聯系他。”
“哦是嗎,我還真想跟他見一面,之前幾次都沒碰上。”戴鐵郎笑道。
他也非常熱衷于研究最新科技,經常自掏腰包訂閱那些外國科技雜志,他對魏什么在里創造的那些極具科幻色彩的東西很感興趣。
昨天晚上魏明把朱霖吃干抹凈后送回了上影廠,但今天一大早她就自己找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