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忍不住寫了一篇肯定魏什么,夸獎《侏羅紀公園》的文章發表在女兒供職的《文匯報》上,算是前輩對晚輩的一些鼓勵。
嵇鴻的代表作是《雪孩子》,去年被美影廠推出動畫后反響極佳,比魏什么那兩部短片反響還要大,也讓嵇鴻的名氣上了一個臺階。
他的這篇文章再加上《文匯報》的發行量,當即讓《侏羅紀公園》名聲大震,也讓《科幻世界》被更多四川以外的讀者認識到。
為了看到這本在書店和報刊亭都買不到的雜志,他們只好通過郵局訂購。
隨后《中青報》也跟進報道,記者朱偉沒想到魏什么悄無聲息地發了一篇科幻,科幻最近可是經常被各種權威人士輪番伺候,名聲并不好。
于是他找到魏明,對他進行了一個訪談,就聊魏什么為什么會寫《侏羅紀公園》。
魏明首先說了寫這個故事的靈感起源,并表示這篇其實是特意為海外市場準備的,就連故事背景和人物都是外國的,因為現在海外恐龍熱度極高,而我們中國也是恐龍化石大國。
“四川的自貢,云南的祿豐,山東的諸城,還有黑龍江內猛等地,都有大量恐龍化石被挖掘,我希望它們能被記住,將來說不定還能吸引海外游客呢。”
朱偉:“原來中國的恐龍化石資源這么豐富啊。”
“畢竟地大物博嘛,所以在我的會刻意寫了幾種以中國地名命名的恐龍,如許氏祿豐龍,諸城暴龍,就連負責讓恐龍再生的首席科學家也是華裔,他也是里最聰明的人,也是貫穿全書的人,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宣傳。”
魏明太懂現在的中國人想看到什么了,就這一套嗑嘮下去,別說那些科普作家不會攻擊他了,國家都會站在他這邊。
好,就這么寫,要把中國人聰明這一客觀存在的事實宣傳的全世界都知道!
記者朱偉興奮地又問:“那這部已經確定海外出版了嗎?”
魏明:“我剛把寄出去,估計還沒到英國呢,而且這部并不完整,后續的故事我仍在醞釀中,一些在第一部里只是露個面的中國恐龍可能會得到更多戲份。”
那朱偉就知道該怎么寫了,很快中青報發表了本報記者朱偉對魏什么的獨家專訪,標題是《魏什么的小心愿:讓中國恐龍聞名全世界!》
一時間,“恐龍”兩字成為學生群體中討論的熱詞,就連嵇鴻父女倆的《海底恐龍》也在各大書賣到脫銷,發行兩年來,第一次賣的這么好。
而在成都的《科幻世界》編輯部,看著郵局從全國各地發來的訂購消息,主編就一句話:“加印,加五萬冊!”
這加起來就是七萬冊了,已經遠超《科幻世界》及其前身雜志的巔峰發行量。
《科幻世界》已有起死回生之相!
主編立即讓老萬向魏明約稿,讀者們肯定也很想知道《侏羅紀公園》后續的故事。
“別寫信,太慢了,打長途吧!”
老萬的長途是外婆接的,聽到鄉音她感覺格外親切,還拉著老萬要擺龍門陣。
老萬心都在滴血,阿婆,你知道長途電話一分鐘多少錢嗎!
陪阿婆聊了幾句,老萬說明來意,請阿婆代為轉達,然后就趕緊掛了電話,肉疼地用自己的錢墊付了長途費,小票收好,趕緊回去報銷。
此時魏明經過前期調研走訪,甚至還跑到小梅兒時生活的幼兒園和大院轉了轉,這才開始動筆創作。
名定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畢竟《動物兇猛》這個名字已經被自己的第一個文集占用了。
寫了一個多小時,門開了,這里是團結湖的房子,魏明先到的,朱霖上完課也過來了。
從后面抱住魏明的脖子撒嬌。
“我答應田撞撞他們了。”
“哦,看過劇本了。”
“還沒,不過跟王安憶見了一面,她正在寫,她說我很適合桑桑這個角色,能得到原著作者的認可,我一高興就直接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