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安道:“不會的,我的名字都沒出現在房本上,都是解放哥代持的,如果將來這套房子賣了,再把咱們那一份給我。”
“那還行,”呂曉燕松了口氣,完全沒有擔心解放哥的人品,“不過那么遠的姑,對你還真是好的過分啊。”
“可能是跟我爸媽感情深吧。”魏平安還在想那半張照片。
次日一早,魏明就穿的很正式出門了。
今天是燕京魯迅博物館擴建后重新開館的日子,同時開放的還有燕京的魯迅故居,所以特意辦了一個典禮。
魏明是被官方邀請過來的,畢竟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過對魯迅先生的推崇,而且最近他很有流量。
走在魯迅故居,魏明心想,也不知道自己住過的四合院在他百年之后是否有機會成為名人故居。
到時候那扇被他和雪姐推開的窗戶肯定要重點參觀,還得給銀杏和警長這對貓狗塑個像。
在這里魏明還認識了魯迅先生的兒子周海嬰,他也是北大人,兩人相談甚歡,不過這套400多平的故居他就不是很熟了。
他小時候在魔都長大,而建國后這套宅子就不屬于他了,包括父親的藏書和文物全都被母親無償捐給了國家。
他只知道這是父親800大洋買的,而魯迅先生在北大任職時的月薪是300大洋,相當于三個月工資能買一套一進四合院。
魏明對魯迅先生在北大任職的那段往事很感興趣,只可惜周海嬰那會兒還沒出生,只是通過母親的回憶了解過一些。
周海嬰是無線電專業的,后來進了廣播事業局,也就是廣電的前身,不過他是負責技術的,想跟他聊聊拍電視劇的話題也聊不著。
參加完典禮后,魏明就閃人了,今天他還有一件事,就是看房子。
打算送給霖姐的房子也看了幾套,但一直沒滿意的,畢竟他要求高,要三進大院,對地段和交通也不肯含糊。
好在隨著政策的落實,越來越多的好宅子被還給了個人,而這些杯弓蛇影的人很大一部分拿到房子后第一反應就是換個環境。
這也就給了魏明買宅子提供了契機,依然是李光富幫他張羅的。
他笑稱:“我就算從人藝辭職估計也不愁找不到營生了,我可以幫人買房子啊。”
魏明也笑:“以后私房買賣肯定會熱起來,你找這么一個兼職也不錯。”
從上一套兩進四合院開始,魏明就堅持給李光富中介費了。
一開始他還推脫,后來魏明說給外匯券,他就“勉為其難”答應了,幫魏明找房子也更積極了,幾乎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業余時間都用在了走街串巷。
魯迅博物館在西城宮門口二條胡同,李光富幫忙找的這個距此不遠,就在宮門口四條胡同和福綏境胡同這一帶。
魏明一眼就看到了福綏境大樓,這可是燕京城罕見的有電梯的民居。
以后如果還要買房子,他首先就要考慮電梯房和別墅了。
這是一套頗為周正的三進四合院,地段不算熱門,藏得有點深,但好在胡同還算寬敞,汽車進出不成問題。
魏明站在院子里,找對角度直接就能看到白塔。
就是妙應寺的白塔,非常有名,文藝青年特別喜歡這個地方,魏明以前也經常在白塔周圍的咖啡廳跟人談劇本,聊投資。
房子主人是個胡子拉碴的中年人,看上去有些精神恍惚。
李光富告訴他,這人剛放出來不久,但老婆跑了,工作沒了,雖然落一房子,但有點心灰意冷,想著投奔澳大利亞的親戚去。
喲,早期土澳移民,現在土澳還不是中國移民的熱門之選,去了都沒什么說話的人。
這宅子雖說地段上沒那么完美,屬于胡同群的內部,需要多拐兩個彎兒才能進大路,但房子很不錯,能有個1000來平,而且維護的好,之前是三家單位在這里辦公,現在也都搬走了。
猶豫再三后,魏明決定就這了,這樣雪姐在東城,霖姐在西城,東西都有家,中間還有北池子那套。
而且兩套宅子一靜一鬧,如果住膩了兩人還能換家。
雖然賣房子這哥們兒頹了,但他不傻,他知道魏明,還知道這位寫歌寫童話賺了不少外匯。
但他更知道魏明曾為災區募捐了一個多億港幣的善款。
所以他直接喊出了自己的底線:“兩萬美金。”
兩萬美金包括一套千平三進四合院,以及房東留下的一些古玩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