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投資可不少,海外市場能賺回這40萬嗎?”他有些為魏明擔心,雖然魏明沒有明說,但以他對魏明的了解,如果這夢工廠影業跟他沒關系,他肯定不至于這么大手大腳。
人家能輕輕松松賺外匯,還能在香港募捐一兩億的選手,在國外有家公司也正常。
魏明道:“我自己其實也沒把握,這片子商業屬性不強,就看戛納電影節上有沒有斬獲了,能拿獎的話,收回成本不難。”
魏明是謙虛,如果韓三坪知道《目擊者》這部十分鐘短片在海外賣了多少錢他肯定不會有這種擔心。
還有四個月時間,也不知道燕京的胡偉立把音樂做的怎么樣了。
在成都的最后幾天,魏明除了跟陳鎧戈他們一起看拍攝素材外,還抽空去了一趟《科幻世界》雜志社,見到了老萬大哥。
雖然《第九區》沒有放在《科幻世界》首發,但三部《侏羅紀公園》已經讓這本雜志煥發了生機,并成為國內科幻文學的領頭羊。
魏明的到來引發了全體編輯的圍觀,他們都以魏明為傲,因為《第九區》是中國第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幻,甚至才剛剛出版半年,就被中國科幻迷奉為經典。
《侏羅紀公園》系列的海外銷量其實更高,但在國人心中還達不到驕傲自豪的程度。
而牽扯一些政治元素,顯得有深度,禁琢磨的《第九區》才能彰顯魏明“科幻大神作者”的逼格。
逼格的彰顯除了評論界的文章外,還可以通過獎項來塑造。
所以這次魏明過來提了一個建議:“前段時間回燕京領茅盾文學獎,那時我就在想,純文學方面有茅獎,兒童文學也有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聽說連《故事會》都打算每年評一個讀者最喜歡的年度故事獎,不過科幻文學似乎沒有這種權威表彰。”
魏明一語驚醒夢中人,《科幻世界》的主編、副主編頓時萌生了這個敢為天下先的想法,并請魏明賜名。
魏明想了想道:“國外科幻文學界的獎項以雨果獎和星云獎為尊,一個是紀念人物,一個是展望星空。”
主編道:“國內科幻作家中,當以鄭文光先生為尊,《從地球到火星》《飛向人馬座》影響了兩代人,也是魏老師之前我國在國際上最具知名度科幻作家。”
副主編道:“以文光先生的名字命名恐怕不妥,他樹大招風,反而可能會給他招來禍端。”
主編點頭,確實不太妥當,容易把老先生架起來,他看向魏明:“要不魏老師賜個名字。”
魏明先是謙虛推辭,最后才勉為其難提名了一個“銀河獎”。
“宇宙太大,我們可以先從銀河起步,”魏明道,“當然,這只是我一家之言,或許各位還有其他更好的選項。”
然而大家一致認為“銀河獎”很不錯。
其實魏明在《科幻世界》提出設計一獎也是受到了梅琳達的啟發。
最近一封從英國寄過來的信里,她告訴魏明,為《第九區》和《侏羅紀公園》申請了雨果獎和星云獎。
《侏羅紀公園》去年就申請過一次這兩個獎項,沒入圍,這次在《侏羅紀》第三部,不過梅琳達覺得星云獎可以放低一些期待,倒是雨果獎或許會有斬獲。
雨果獎和星云獎雖然都是國際上科幻文學類的頂級大獎,并稱雙子星,但獎項略有不同。
簡單來講,雨果獎是讀者獎,獲獎作品更具可讀性和影響力,更能代表科幻迷文化。
而星云獎是評委獎,更重視文學性和專業性。
魏明這兩部科幻作品首先在文學性就沒法跟母語是英語的作者比,起碼現在還是有些差距的,魏明的英文創作還得再練,最好扔進那個語言環境里一段時間。
而且這兩部作品的科學設定上,也沒有什么推陳出新的地方,反倒是全球影響力爆表,所以可能在由世界科幻協會會員投票產生的雨果獎上有所建樹。
現在雨果獎已經進入評獎階段,首先是提名,為了保險起見,梅琳達會通過運作讓《第九區》進入名單的。
世界科幻協會,只要繳納幾十美元的會費就能成為會員并獲得提名和投票權。
~
倫敦。
公司里梅琳達正在審核《博物館奇妙夜》的繪本畫,這是魏明的新作,也是公司成立后最被寄予厚望的作品。
成立這兩個多月,公司出版了兩部作品,算是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