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第一時間讓魏明知道他們獲獎的消息,周惠敏這次也是給他發的電報。
阿敏在香港樂壇受歡迎的程度還要超出魏明的預料,他知道阿敏的唱片賣爆了,也確信她那幾首歌新歌在82年屬于出類拔萃的,但沒想到最受歡迎女歌手的頭銜能落在她一個玩票歌手頭上。
這個榮譽成就再加上卡倫·卡朋特的去世,似乎激發了阿敏想要認認真真搞音樂的想法。
她知道受限于先天條件,自己的嗓音跟那些鐵肺女歌手沒得比,哪怕在技巧和情感上做到最好,也略差一分震撼。
所以她覺得走創作型歌手的路線更適合自己,在這封電報中她認真向魏明請教了如果自己想要自己寫歌該怎么做。
魏明認真思考后并給她回復。
就好像寫網絡,新手最適合的類型是同人文,在別人現成的框架里進行二次創作,可以省很多事,等摸透了創作的規律再搞原創。
所以魏明的建議是:“你不妨多看看那些古詩詞,它們的‘歌詞’都是現成的,而且非常高級,這些古詩詞包括詩經、漢樂府在古代也都是以吟唱的方式流傳于世,只不過古代沒有留聲機,它們的曲調沒有跟著流傳下來,這對音樂人是個機會,你之前信里曾提過鄧麗君的《淡淡幽情》帶給你極大震撼,何不效仿之。”
信發出去后,魏明又抓緊時間完成了《博物館奇妙夜》的中文版,交給了曉燕嬸審稿。
曉燕嬸當時拿著稿子就進了單位,結果因為被出版社叫過去開會,再加上鄭淵捷盯著,就讓他先看了。
鄭淵捷一邊看一邊恨:媽的,怎么能寫的這么好!
因為《童話大王》有魏明的作品,鄭淵捷一直不好意思說銷量好是因為自己的,也不好意思提漲稿費的事,更加沒有自立門戶的想法。
不過呂曉燕已經把鄭淵捷的稿費升為了跟魏明一樣的頂格千字十塊,再漲就不合規了,頂多就是從工資、年終獎和員工福利上進行補貼。
因為寫的夠快夠多,有時候還能投給其他刊物,所以鄭淵捷的月收入早就超過了300塊,對于他這樣的年輕人算是很高了。
完成了《博物館》的中文版,魏明利用家里的電腦再接再厲,把另一篇英文故事寫完并寄給了梅琳達。
這兩天他都在閉關,出關后本來是要幫著父母準備采購年貨的,沒想到彪子從天津回來了。
老魏甩甩手:“你去找他們玩吧,我和你娘你妹三個人呢。”
彪子比黃湫燕回來的都晚,而且年后兩口子還要進劇組完成后續部分。
這次拍戲可是把他拍爽了,不僅男一號,還擔任了武術指導的工作,因為劇組離不開他,拍完自己打戲還要指導其他人的,所以哪怕就在天津他也是堅持到快過年才回家。
回來后他第一時間跟魏明和梅文化小聚了一下,開口就是:“我想死你們了!”
彪子在天津就聽說了魏百萬的大名,當時他自豪地指著報紙上魏明的名字對劇組工作人員道“這個我大哥!”
回來后提起這件事仍覺得激動,那些香港富商捐多少他都覺得沒多么震撼,但魏明可是自己身邊人,而且一百萬對于一個大陸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甚至還有報紙說,除了給北大的100萬,魏明捐給家鄉教育和交通上的錢也不在少數,他是把自己捐空了。
但彪子知道明哥沒那么傻,他捐掉的最多也就他個人財富的一半。
不得不說彪子還是把他明哥想的太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