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頓時一愣,扭頭看了他一眼問道:“青……青牛嗎”
周奕點點頭:“好像史書上寫的就是騎青牛吧。”
“這……這樣啊。”司機頓時有些尷尬。
一時之間,空氣有些凝固,兩人都沒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司機又找補道:“是不是他騎的青牛半路上累死了所以又換了頭黃牛”
“額……”周奕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拍了拍駕駛臺說道:“師傅,你這車有年頭了啊。”
因為這時候已經上了大路了,路面還是比較平坦的,可周奕發現,車還在抖。
之前他以為是路不好走的原因,畢竟這幾天顛習慣了。
可他看看前面的路,還挺好的,就有點納悶了。
然后就明白過來了,不是路抖,是車在抖。
他瞬間就想起了陳佩斯的那部電影《老爺車》,心說可別跟電影里一樣抖散架了啊。
司機卻得意洋洋地說:“三手的,便宜,開著玩兒的。”
好傢伙,三手的這要再過兩年,再倒一手,不得跟相聲里一樣了,“這車來的時候攤一地”。
周奕從兜里摸出了今天早上寫的那張紙,在紙條正面,用特別端正的筆跡寫著三個字“舉報信”。
他展開信紙看了看,然后慢慢地把這張紙對半撕,再對半撕,直到最后撕成了一小塊,然后往打開的車窗外一揚手。
紙片就瞬間飛舞了出去。
這封匿名舉報信,原本是打算去縣里的時候,順便去本地縣局找機會留下的。
就跟當初陳耕耘去市委大樓把舉報自己的信留下一樣。
信里的內容是以一個“熱心群眾”的口吻說,曾經聽到過某個下鄉收黃豆的男人,炫耀自己打死過一個對他出言不遜的小孩兒,當時“自己”年紀尚小,只當是句嚇唬人的玩笑話,但最近聽說了十年前發生在黃牛鄉的慘案,覺得這人很可疑,希望警方能調查,並備註了男人的年齡。
這是周奕本來能想到的,比打舉報電話可能更有效的舉報方法。
因為信件是以文字形式呈現的,可以包含更高密度的信息。
周奕特意在信里賣了個“破綻”,就是雖然匿了名,但又說自己當初年紀小。這種細節會讓警方覺得更真實,而且是一個“本地青年”舉報的。
關鍵信件是單向信息,具有想像空間。
但電話是交互的,而且還有錄音,這種模糊的舉報信息是很容易把警方的注意力優先級轉移到查舉報人身上。
為什么會用公用電話舉報
為什么匿名舉報
為什么查無此人
舉報人是如何知道這些信息的
舉報人沒有本地口音,可能不是本地人,那是不是存在故意干擾警方視線,提供錯誤線索的可能呢
他是個老刑警,他再清楚不過可能會引起的不必要麻煩了。
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他想到了這個辦法。
雖然可能也會一定的時間,需要等待結果。
但比起再等二十年才破案,已經是最優解了。
但現在異變陡生,這封信已經沒用了。
因為他要把黃牛鄉的這件事,變成一份“投名狀”,作為條件,讓當地縣局給自己開后門,允許他參與到西坪溝的案子里來。
趙亮雖然沒說,但目前的情況,沙草鎮派出所只能上報請求支援了。
所以他要先去黃牛鄉,根據上一世模糊的信息,儘快把這個逃脫法律制裁十年的兇手給找出來。
然后再去縣局找他們的領導,開誠布公地說明來意。
當然,他肯定只會說自己是碰巧,抓了個十年前的殺人犯。
到時候再給吳隊打個電話,讓他推波助瀾一把,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