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根花,自己其實沒有過過什么好日子,西坪溝一直挺窮的。
她父親又常年染病,當初之所以家里不同意她和史健耍朋友,而是選擇把她嫁給葛紅旗,也是為了彩禮給她爹治病。
可彩禮花完了,她爹的病不僅沒有治好,人還沒了。
當初葛紅旗去世,她之所以跟婆家鬧到撕破臉老死不相往來,不光是為了分撫恤金的問題,更是因為葛家向她索要當初的彩禮。
因為結婚沒兩年葛紅旗就沒了,雖然生了個孩子,但葛芳芳是女孩兒,不是男孩兒,不能繼承他們葛家的香火。
葛家覺得,是苗根花克死了葛紅旗,所以不僅不想分她撫恤金,還要求她賠彩禮錢。
所以才鬧到的這個地步,最終她只拿到了很少一部分的撫恤金,這還是她媽跑去鎮政府大鬧,要死要活的,領導干部才做的葛家思想工作。
所以當周奕問她是不是恨她女兒葛芳芳的時候。
她的回答是,也不是恨,就是覺得這個孩子是自己的一個累贅。
如果葛芳芳是男孩,那她就可以扔給葛家不管了。
但可惜她是女孩。
當初在和葛家鬧的時候,她不是沒有把孩子扔給葛家。
但年幼的葛芳芳一邊撕心裂肺地哭著大喊媽媽,一邊在后面追著她跑出半里地來。
而身后的葛家也是夠狠心,孩子的爺爺奶奶等一眾長輩居然一個都沒有追出來。
最終還是她不忍心,把孩子抱走了。
在娘家,她的日子也不好過。
爹已經沒了,娘又是個潑辣刻薄的人,分的那點葛紅旗的撫恤金也被她媽給拿走了,名義上是她們娘倆的伙食費,但胡淑珍口口聲聲罵她是廢物,要不是自己去政府鬧,這點錢都拿不著。
至于弟弟苗壯,倒是對她們回娘家沒什么意見,但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也指望不上。
她本來想過去縣城打工掙錢,但胡淑珍不同意,因為她這是外孫女,不是他們苗家的種,她是不會替苗根花帶的。
要帶她也是替兒子苗壯帶,帶自己的親孫子。
所以她一直活得很憋屈,明明是自己家,卻像是寄人籬下。
胡淑珍之所以一直找媒婆想把她嫁出去,一是嫌她們娘倆吃了家里的糧食,二是想給兒子攢彩禮錢,好早日娶媳婦讓她抱孫子。
因此她對生活的不滿無處發泄,葛芳芳這個孩子就成了她的出氣筒。
這才有了苗壯這個舅舅覺得她不喜歡女兒的原因。
而東叔,是這些年里唯二對自己好的人。
她完全沒有避諱的,她知道自己母親年輕的時候就跟東叔有一腿,她時候還撞見過兩人鉆高粱地,但那時候她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所以可能是因為有這層關系,東叔從就對她們姐弟倆挺好的,當初她能去上學讀書,也是東叔極力游的她父母。
不過這件事卻也被她媽叨逼叨了好多年,不是因為她輟學,而是因為她上了學也沒發財掙大錢,這和東叔當初的讀了書就能有出息完全不一樣。
她媽覺得供他們姐弟倆讀書花的錢,還不如拿去養豬更值。
離婚后,東叔對她也不錯,給她向鎮上申請過一些救濟幫扶之類的,逢年過節會給她送來米面油等東西,是向政府申請的,還有就是葛芳芳穿的一些衣服,都是東叔從鎮上要來的,是有那種好心人給的愛心捐贈。
連當初和馬偉昌假結婚這件事,她雖然有猶豫,但最后還是看在錢的份上答應了。
在農村,一個月一百塊錢是個什么概念,很多靠種地過日子的家庭,一年到頭最后能攢下來的錢都未必有一百塊。
而且她對這件事的要求是,這錢必須自己掌控,不能給她媽。
胡淑珍雖然不樂意,但看在錢的份上還是同意了。
當真正把錢拿到手里的時候,她自己內心是非常感激東叔的,因為手里有錢了,她的腰桿才終于能直起來了。
后來和馬偉昌好上,屬于是水到渠成。
她并不討厭馬偉昌,馬偉昌也對自己有意思,一來二去兩個人就勾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