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江西舉子那邊,短暫的寂靜后,猛地爆發出比方才曾家五人齊中更為強烈的歡呼聲!
“子固兄名滿天下二十年,終於中了!”
“大兄!你中了!”
曾布等人熱淚盈眶,他們圍著曾鞏,激動地語無倫次。
曾鞏自己也是怔怔地望著榜單,那雙飽經風霜的眼睛里,此刻水光氤氳。
他嘴唇囁嚅著,似乎想說什么,卻最終只是重重地、一遍又一遍地點頭,任由同鄉們拍打著他的肩膀和后背。
二十年的坎坷沉浮,二十年的孜孜以求,所有的堅持與磨難,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回報。
而仔細看了第二名李寔和第三名曾鞏並列的成績。
陸北顧也是心里驟然緊繃了一下。
說實話,他能拿省元,最關鍵的還是賦拿到了“甲上”的評分,這意味著他這篇賦作被歐陽修看中並且當做了標桿。
而如果沒有這個超乎尋常的“甲上”評分,哪怕是正常給“甲中”,陸北顧也拿不到第一。
因為李寔和曾鞏這兩個明顯考試經驗豐富且抗凍的選手,做到了在寒冷、高壓條件下的完美發揮,所有科目的成績都拉滿了,只不過沒拿到“甲上”,所以總評才比他低了。
而江西舉子的這陣歡呼還未落下,另一波更大的聲浪緊接著從陸北顧身邊中炸響!
“第四!快看第四名!”
蘇轍跳著腳指向榜單,狂喜到幾乎失態。
“第四名,眉州蘇軾,二十歲,帖經甲下、墨義乙上、詩甲上、賦甲中、時務策乙上、論甲上。”
陸北顧看完蘇軾的成績,只覺得人都傻了。
比他還離譜。
兩個“甲上”評分,這怎么寫出來的說自己狀態好,這是請神請到李太白附體了
不對蘇軾不用請神。
但詩、論發揮的好的同時,蘇軾的墨義和時務策也同樣拉胯的厲害。
蘇軾時務策不行,陸北顧其實是能理解的,畢竟蘇軾是真的有點理想主義過頭了,對於現實時務經常抱有不切實際的認知。
但墨義連甲下都不到,只能說明大概率是考試的時候腦子一熱,審題不仔細,然后掉坑里了。
而此刻蜀地舉子們徹底瘋狂了,省元出自蜀地,第四名又是蜀人!
這是蜀地文教前所未有的輝煌時刻!
陸北顧的目光繼續往下看。
“第十二名,建州章衡”
“第二十二名,福州林希.”
“第二十八名,建州章惇.”
每一個榜單上靠前的名字,都引來其同鄉好友的一陣歡呼或驚嘆。
福建士子們雖然為章衡、林希等人未能躋身最前列而略感失落,但依舊為他們能高中且名次不算低而慶賀。
“第五十九名,京兆府張載”
“第八十一名,河南府程顥.”
“第八十三名,河南府程頤”
“第一百七十名,眉州蘇轍.”
而隨著前榜的結束,太學眾人的情緒,瞬間變得極為憤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