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話聲音激動的都有些發顫,聽起來不像是裝的。
楊安國帶著國子監擺爛是真的,但想重現父輩執掌國子監時的輝煌也是真的。
幾十年前,國子監作為大宋最高學府,何等輝煌就連區區一個編外的廣文館生員名額,都得大員親自請託才行,可現在呢衰落成什么樣子了
而國子監此前的興盛,根源在於最好的科舉資源,是不直接對平民百姓開放的,隨著慶歷新政以后太學的崛起,國子監的衰落也就成了必然。
因為科舉天賦是不隨著血緣傳遞的,這就意味著,從平民百姓里廣泛招收有天賦人才的太學,必然會取代以招收官員子弟為主的國子監。
所以,國子監也就日漸衰落了下去,楊安國也沒辦法,可說白了,要是能力爭上游,誰愿意擺爛呢
吵鬧聲中,陸北顧大聲對著楊安國說道。
“多謝楊學士,學生身為國子監廣文館生,為國子監爭光乃是榮幸,學士如此待我,委實惶恐。”
楊安國捻須大笑,聲若洪鐘:“何須惶恐此乃你應得之榮!”
他大手一揮,很快,身后的胥吏就雙手捧著托盤湊了上來,托盤上面還蓋著紅綢。
楊安國親自揭開紅綢。
陸北顧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塊純金打造的金牌!
這金牌正在陽光下折射出奪目的光芒,而上面還刻著字。
——“嘉祐二年禮部省試省元”。
在宋代,給金這種貴金屬刻字,是需要先退火,然后用鏨子一點點去敲的,流程復雜且耗時漫長,根本不可能臨時完成。
而楊安國顯然也沒有準確預測排名的能力,所以這塊金牌明顯是事先準備好的,也特意沒刻人名就是誰考中了省元那就拿出來,要是考不中就當沒這回事,直接回爐融了,除了工匠的手工費之外也沒什么損失。
但陸北顧壓根不在乎這些,因為楊安國確實沒玩虛的啊!
按《宋會要輯稿》記載,仁宗朝上等品質的黃金1兩等於5貫錢,他瞅著這塊金牌放在托盤上胥吏端著都挺費勁兒,目測一下,這個重量換算成銅錢少說也得數百貫了,往多說上千貫也正常。
這什么概念這是直接給陸北顧送了開封一套宅!
隨后,在眾人的一片羨慕中,楊安國親自雙手將金牌遞出,動作甚至有些吃力。
陸北顧上前一步,躬身雙手接過,入手果然很沉。
“此番高中省元,離不開國子監諸位師長教誨,國子監之恩,學生永誌不忘。”
這話,陸北顧說的格外真心實意。
雖然是公平交換吧,但與太學一戰之后,國子監確實給他提供了極為優渥的衣食住行條件,並且將全部的師資和藏書都向他開放了,這對於陸北顧有一個安穩、舒心的備考環境,以及提升科舉實力,是非常重要的。
再加上,這么沉的一塊金牌當獎勵,你換誰來,誰不感激呢
畢竟這世界上,愿意說一堆惠而不費漂亮話的人很多,但愿意給你能換京城一套宅的金子的人,可真不多。
物質是物質了一點,但這才叫誠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