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187~188:天南養龍,靈枯竊天,女帝獻身(二合一章求訂)
“自明以后,靈氣大范圍枯竭,修行界進入末法天地.”
“然水往低處流,大河之水干涸之時,低處的水洼往往會積蓄極少水源.”
琳瑯洞天,藏經閣內。
身為峰主的趙無羈坐在閣中翻閱一本講述末法天地形成的古籍,借此更清晰的了解大荒。
自峰主離去之后,這數月以來,他除了治理龍脈和修煉之時,大部分時間都是泡在藏經閣內,閱覽古籍。
“若修行者皆是池魚,縱有淺洼存水,也不過是俎上魚肉……可這世上,總有人不甘做那待斃的魚。
有大能者不甘隨水干涸而亡,施以陣法、術法。
甚至殘酷獻祭之法,保存水洼中水源,延緩水源干涸,最終才于沙漠之中造綠洲,形成幸存的洞天福地.”
“以陣法和殘酷獻祭之法,保靈氣不散,最終沙漠之中造綠洲,形成洞天”
趙無羈思索這殘酷獻祭之法是為何法,不禁想到了張嗣塵。
這吃人皇帝,連自己的子孫后代都不放過,獻祭之法保存洞天,只怕也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人終究是人,尤其是修煉出了強大修為的強者,不會甘心末法徹底形成,就以各類方式強行逆靈氣潮汐起伏的規律,保存靈氣.”
趙無羈捫心自問。
若是他好不容易修煉到了元嬰期,愿意隨著靈氣枯竭一起消亡嗎?
答案自然是不愿意的,肯定會掙扎。
這中間掙扎的過程,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末法洞天世界現狀。
他繼續往下翻閱。
“末法之世,乃是因果循環之規律,有末法,必有靈氣昌盛時期
末法如烈日曝沙,洞天不過茍延殘喘的淺洼……
各大洞天皆以諸多方式延緩靈氣蒸發,靈脈石化枯竭。
甚至不惜彼此征伐掠奪,將小水洼變成大水洼,希冀能熬到靈氣昌盛之世.”
“掠奪,資源競爭,這是有人類的世界顛撲不破的主旋律啊”
趙無羈搖頭,暗道也是,小水洼怎供養得出真龍?
玄明王朝那六大上古靈脈形成的洞天,必然也是曾經巧取豪奪而來。
如今以血腥殘酷的汲取周邊小國龍脈龍氣之法,強行庇護延續,抵抗末法。
就是如此,才能使那王家供養得出金丹真人,才滋生出張嗣塵的仇恨和反抗。
峰主回歸王家,是去往金丹真人辛苦營造的資源更昌盛的環境。
人往高處走,道理是沒錯的。
但可以料想,日后走得越高,競爭也就越激烈,越危險,畢竟資源是有限的。
他將古籍翻到最后一頁
“過往朝代中,疑似早有大能修士窺破靈氣起伏的枯竭過程,因此在苗頭顯現之時,便自封于靈脈之內,規避劫難。
更有皇者造皇陵,藏諸多靈寶,布周天大陣,以龍脈集合靈脈試圖延續生命,規避靈氣劫.”
“這難道說的是古修黃裳?”趙無羈怔然,“后面說的不會是秦始皇吧?”
他不禁搖搖頭,感覺太荒誕。
秦朝距離現在可是太遙遠了。
秦始皇不太可能還存活。
這古籍通篇橫看豎看,字里行間,都是寫著兩個字——吃人!
末法天地絕無慈悲,唯有弱肉強食。
“趙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