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可還是負責集團的娛樂業務。
任曉蕾負責集團除娛樂之外的任何業務。
昆娜.佐恩早就把佐恩基金融入了無憂集團,掌握著集團的金融業務和財務方面的職責。
三個人各自有自已的秘書團隊,幫助她們履行自已的職責。
而四人之下,就是集團的普通高層了。
這些人就是集團吸納的人才,一步步為了集團奉獻,集團把他們提拔到高層的位置。
但是,他們到了頂,也就是在四個副總裁之下做一個分屬的高層了。
無憂集團牢牢掌握在四個副總裁的手中,而四個副總裁則是對張程忠心耿耿。
可以說,她們四個除了是張程的女人之外,還是張程掌握集團的重要幫手。
這一點,她們的定位和旗下的那些藝人完全不同。
那些藝人是張程為了拿系統獎勵捧起來的,她們的名氣是張程的樂趣,她們的定位是玩具。
而四個副總裁和她們手下的秘書團隊和貼身衛隊,則是張程的幫手。
大企業最大的問題不是外面的威脅,而是內部的斗爭。
越大的企業,內部就越臃腫,還伴隨著腐敗。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事業太大,難免無法掌握全盤。
但無憂集團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因為集團真正的掌權群體,全是張程的人,她們對張程忠心耿耿。
而她們之下的集團高層,的確有腐敗的,有那種尸位素餐的。
但這種人有限,一旦被發現,直接就是被開除的命運,如果涉及到侵吞集團財產,則是會直接被送進監獄里。
所以無憂集團的大企業病雖然有一點,但不是很多,不影響集團的運行。
靠著這種穩定運行的模式,無憂集團按照張程設定的戰略,一步步的發展。
慢慢的,國內的新一代成長了起來,無憂集團的娛樂內容,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華國方面,無憂集團正式成為了娛樂行業之一。
隨后就是東南亞方面,一個個國家的年輕人成長了起來,他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但還是有一部分走上了高位。
對于從小接受無憂集團娛樂內容的他們來說,對于推廣無憂集團的娛樂內容一點也不抗拒。
于是乎,東南亞在華國之后,徹底被無憂集團了娛樂市場。
就連比較發達的棒子和腳盆都不例外。
然后就是歐美方面。
歐洲因為國家眾多,沒有什么強力的力量干預,在自下而上的攻勢之下,很快就淪陷了。
整個國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在使用無憂牌手機,每天都在被動的接受無憂集團的娛樂信息。
慢慢的,華國文化被接受,然后成為了主流。
歐洲之后,就是阿美。
這個世界的老大哥,最終過于重視精英,而忽視普通民眾。
在一系列的管制措施之下,無憂集團的娛樂內容和華國的文化,最終還是強勢取代了本地的娛樂內容和文化。
還有的就是非洲澳洲這樣的偏僻之地了,都不用張程額外關照,僅僅是自然發展,他們早就被無憂集團的娛樂內容和華國的文化覆蓋了。
至此,已經許多年過去了。
張程時隔多年,終于再次收到了系統的提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