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趙氏的身體情況,吳里正自然也是非常清楚的。
當年。
正是他可憐趙氏,讓趙氏進村的,也是他一直在默默的照顧趙氏。
可以說。
吳里正對于趙封兄妹兩個,對于趙氏,都有著活命之恩。
“謝謝吳爺爺。”趙穎立刻道謝。
隨后目光又看向了宣讀的陳奮。
陳奮手持名冊,并沒有停止宣讀:“沙丘郡沙村,力夫,爵三級簪裊,官拜百將,歲俸一百五十石,官位月俸四石,一年月俸四十八石,總計獲得俸祿一百九十八石。”
“哇。”
“力家的,你家大娃可不得了啊,如今都已經是三級爵,還是百將了,這可是我們村子的榮耀啊。”
“不得了。”
一旁的村民都是紛紛驚嘆道。
在沙村這樣一個小村子里,能夠出一個百將是非常不錯了,對于普通村民而言,百將已經是一個很不得了的官了,而且還是三級爵,這可是殊榮。
百將統領百人,而且還是統領真正的銳士。
在村民的贊嘆和羨慕的目光下。
力家的一家人也是帶著一臉激動的笑容向著陳奮走去。
而吳里正則是關注著。
發放歲俸,自然是要確認身份,每一次發放這負責發放的陳奮目光都要看吳里正一眼,因為必須要準確無誤的發放才行。
而確認的責任就在里正,每一個村子都是如此。
如果是在縣城,郡城里,則是需要專門的戶籍冊錄才能領取。
“按下手印,領取歲俸。”
當力家的來到了陳奮面前,一個兵卒拿出了一袋更多的錢,對著力家人一遞。
后者接過后自然也是連連道謝。
然后就一家人領著錢到一旁去數了。
作為有田可種的農民,有了錢后并不是去購買糧食,而是購置布匹,還有各種生活所用。
而城中服役的銳士家人則是需要去糧店購置糧食。
這或許就是后世城市與農村的一種區別。
在這個時代也是如此。
“沙丘郡沙村,羅苗,爵一級,官伍長,歲俸五十石,官位月俸一石,一年月俸十二石,總計獲得俸祿六十二石。”
“沙丘郡沙村,蕭一,爵二級……”
陳奮繼續宣讀著。
一個個軍籍戶喜笑顏開的去領取俸祿。
哪怕是一級爵,歲俸對于平民百姓來說也是十分可觀的。
沙村或許不大,但這些年來適齡服役的青壯卻不少,整個沙村有六十多人在軍中服役。
“都宣讀了這么多人了,怎么還沒到我哥啊?”
趙穎一直都在靜靜的聽著,看著一個個鄉親們去領取俸祿。
可是都念了好一陣后,領取歲俸的人都有三十來個了,但就是沒有聽到自己哥哥的名字。
這讓趙穎是非常擔心的。
當日吳里正都送來了消息,自己哥哥已經轉入了主戰營了,雖然趙穎自己也不相信自己哥有那本事還能夠入主戰營,但還是心底擔心的。
雖然從小就聽說大秦銳士很厲害,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但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主戰營就是做的那種沖鋒陷陣的事。
趙穎是真的擔心。
“趙丫頭,你別急。”
“我們村子里在軍隊服役的有六十多人,現在領歲俸的還不到一半呢。”
看到了趙穎的著急,吳里正立刻安慰道。
他是看著趙封兄妹長大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作為沙村里正,吳里正并非是憑借年長,還有他的三個兒子,歷經數十年,他的三個兒子都為國戰死了。
吳里正也是受到了官府的恩養,作為里正,沙村幾百口村民也是非常的敬重他。
“吳爺爺,我哥不會真的出事了吧?”
“那天你說我哥轉入了主戰營,不會真的是他吧?”趙穎此刻是越來越擔心。
陳奮的宣讀還在持續。
許多村民激動的將屬于他們兒子的歲俸領取了。
整個村口都是一種喜氣洋洋。
但有趙穎這等擔心的卻不止她一人,還有其他沒有念到名字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