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封此人可是睚眥必報,不到萬不得已是真的不能開罪他。”
“王綰全族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幸好沒開口啊……。”
許多心底暗想,冷汗都冒出來了。
“楚國三家,三家權貴。”
“對于楚國存亡他們根本不顧,如今亡了也是好事。”
“以后吾大秦也少了一個禍患了。”嬴政心底暗道。
實則。
無需趙封去做。
如若趙封真的接降了,那嬴政也不會允許三家這等掌握楚國軍政家族出現,于國本而言,影響太大。
乃至于大秦也絕對不能出現這樣的家族。
“楚都已破。”
“楚國也算亡了。”馮去疾笑著道。
“不。”
尉繚卻是搖了搖頭:“楚都雖然破了,楚王雖然也死了,但楚國還有一支勢力需要剪除。”
“尉卿所言是項燕?”嬴政緩緩開口道。
“項燕此人是楚國的能將,同樣也是一個想要強楚之將,楚國都城雖破,楚王雖死,但對于項燕而言。他絕對不會甘心承認失敗,更不會投降,他麾下尚有十幾萬大軍。”
“而且羋啟還在他的手中。”
“如若臣所料不錯,項燕定會推舉羋啟為王,將羋啟立為傀儡,項燕會聚兵與我大秦抗衡。”尉繚大聲道。
“吾大秦一統之勢已定。”
“容不得他造次。”
“楚國已亡了,區區項燕又能如何?”
“傳孤詔諭。”
“武安,函谷,兩大營全力合圍,將項燕剿滅。”嬴政霸氣說道。
“大王圣明。”滿朝一片高呼聲。
“啟奏大王。”
“楚國滅亡后,疆域遼闊,人口有近兩千萬。”
“如今大半個楚國已經打下來了,皆是軍管。”
“還需能臣治理。”韓非適時啟奏道。
“恩。”嬴政點了點頭,面帶思慮之色。
“依韓相所想,何人可前往楚地擔任治理之職?”嬴政沉聲問道。
“啟奏大王。”
“楚地疆域遼闊,人口繁多。”
“臣以為可暫且分為兩地治理,至少要有兩個文臣作為主官掌政。”
“臣舉薦麾下治粟令蕭何有大才,臣舉薦他擔任治理楚地主官之一。”韓非立刻就舉薦了自己人。
“啟奏大王。”
“昔日滅韓時,上卿姚賈能力出眾,臣舉薦姚賈出任另一主官。”李斯也立刻站出來舉薦。
見此。
隗狀也坐不住了,立刻站出來。
“啟奏大王。”
“上卿蒙毅,有大才,足可擔當此大任。”隗狀立刻道。
韓非之所以說治理楚地要有兩個主官,自然是有原因。
一則是楚地的確是相比于大秦所滅諸國更為遼闊,而且人口更多。
如若一人治理,難度太大,而且權柄也太大了,于王權而言并非好事。
“蕭何。”
嬴政稍稍思慮一刻,立刻喊道。
應聲。
蕭何立刻從文臣一列的中間站了出來,帶著一種忐忑的心情,躬身對著嬴政一拜:“臣在。”
這是蕭何第一次站到了大殿內,第一次直面秦王。
雖然如今已經是京官,權柄不小,掌握糧稅諸事,但此刻被朝堂矚目,而且還被秦王直接喊出,蕭何自然是有些忐忑的。
“面向不錯。”
“自韓相擔任左相以來,治粟內史之責都是你在管束。”
“孤看了你的奏疏,很不錯,諸事都井井有條。”
“你的確是一個大才。”嬴政笑著夸贊道。
“身為大秦臣子,理當為大秦效力。”蕭何立刻出聲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