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封要對天下萬民講武!
朝堂上不少大臣也都是面帶期待之色,特別是武臣。
不同于文臣,大多武臣是選擇的武道一途,除了那些年老體衰的未曾選擇武道。
“太子圣明。”
眾多大臣紛紛高呼道。
“父皇。”
“該宣布了。”
趙封又笑著看向了嬴政。
“啟兒。”
嬴政微微一笑,對著殿外呼喊了一聲。
應聲。
只見一個俊武的少年郎身著公子服,緩步走入了朝議大殿內。
他,正是趙封的嫡長子,也是當今秦始皇帝的嫡長孫,趙啟。
“孫臣拜見皇祖父。”
“兒臣拜見父君。”
趙啟走上前,躬身一拜。
“宣旨。”嬴政微微一笑,一擺手。
“始皇圣旨!”
“皇嫡長孫趙氏嬴啟,已年滿十八,已成年加冠,可分擔皇族重任。”
“今,敕封趙氏嬴啟為嗣子,賜嗣子印璽,享大秦國運加身,掌處政之權。”
一旁內侍手持圣旨,大聲宣讀道。
隨后。
一個內侍捧著一個盒子走到了趙啟的面前,在盒子里裝著一個嗣子的印璽。
“孫臣謝皇祖父信任。”
“兒臣謝父君信任。”
趙啟雙手捧起印璽,躬身一拜。
“臣等拜見嗣子。”
滿朝文武齊聲一拜。
“諸卿平身。”
趙啟轉過身,舉起印璽,大聲道。
“謝嗣子。”
群臣齊聲道謝。
“啟兒。”
“作為嗣子,自有嗣子承當的責任。”
“你爹生性好戰,不喜朝政,所以原本屬于爹的職責也要交給你了。”
“你要好好幫助你阿翁處置朝政。”趙封對著自己兒子一笑。
哪怕在滿朝面前,趙封也直接表示了自己對朝政不感興趣。
畢竟。
趙封所追求的太大了。
“請父君放心。”
“兒臣一定會為皇祖父分擔。”趙啟一臉正色的道。
在接過這印璽后,趙啟自然知道什么嗣子的責任了。
至于自己父親,滿朝皆知,天下皆知他的責任更大。
不應該被繁瑣的朝政給拖累了,也正是如此,自己皇祖父從來不會說什么,因為如今大秦發展到了現在都是自己的父親所為。
“扶蘇。”
趙封看向了扶蘇。
“臣弟在。”扶蘇立刻應道。
“等安兒八歲了,讓他來啟兒身邊輔政吧。”
“國運之道,武道,仙道,他可任選。”趙封笑著道。
“多謝大哥。”
扶蘇激動一拜。
自己兒子如若能夠留在趙啟身邊,以后取得的成就必然會更大。
朝議散去!
“圣旨臨。”
“大秦子民聽旨。”
“武道,仙道傳法已有數月。”
“然,功法雖傳,大秦萬民并不知武道境界,并不知武道壁壘,更不知武道極境為何。”
“今。”
“太子有感,將于咸陽講武天下,給大秦萬民講武。”
“凡吾大秦子民,皆可聽。”
“因吾大秦子民人口繁多,不可皆匯聚于咸陽城下,故而,太子恩澤開啟天玄鏡權柄,凡吾大秦子民皆可入以天玄鏡聆聽太子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