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省長,我還是把事情想得簡單了,實際考察之后,才發現,咱們的農民,真窮啊。”
吳新蕊點點頭:“三農問題,中央也在關注,這次上京,組織上就告誡我,工業是基礎、商業是機遇、農業是根本,哪個方面都不能輕視,特別是農業,我讀到一篇文章,觸目驚心,其實我以前工作的時候就知道,但那已經是二十年前了。”
劉清明說:“我所在的云嶺鄉,20年的變化,不大。”
吳新蕊聳然動容。
她太了解“不大”這兩個字的含義了。
劉清明把自己調研的心得說出來,吳新蕊聽得很認真,她看得出,這個大男孩的工作態度,已經不能用認真來形容了。
一個鄉長,連續20多天扎根農村,連春節都沒有回家。
這是作不得偽的。
此刻的劉清明,略微有些不修邊幅,膚色深了不少,臉上長出了青蔥的胡茬,卻有了一種別樣的魅力。
難怪能吸引自己那個眼高于頂的好閨女。
“省長,我只不過要求干部不能下鄉擾民,村民對我感恩戴德,仿佛有什么天大的恩情,我心里很難過,就這么一個基本的要求,竟然沒有幾個地方能做到,他們的貧困,根子在干部身上,干部的不作為,造就了推諉懶政,這樣的局面必須改變,不然,農民會一直窮下去,永遠也翻不了身!”
吳新蕊沒有表態,到了她這個位子,一言一行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劉清明也明白這一點,繼續說下去:“農村現在的情況十分嚴重,不光沒有隨著時代進步,反而有了倒退的跡象,宗族、陋習、封建迷信卷土重來,正在迅速蔓延,這同樣是黨員干部不作為,甚至是推波助瀾的結果,省長,您看的那篇文章,只提到了經濟問題,遠遠不足以概括現在所發生的一切。”
吳新蕊點點頭:“我在人代會之后正式履新,也會下去調研,我會注意你說的這些,小劉啊,我知道你很著急,但越是這樣,我們越不能急,因為著急解決不了問題,急于求成,會適得其反。”
“我明白,省長,我會記住你的話。”
吳新蕊微笑道:“說吧,找我要什么?”
沒等劉清明開口,吳新蕊又說:“清璇現在不行。”
劉清明也笑了,吳新蕊什么時候同下屬開過玩笑。
“我想要五個正式的教編。”
吳新蕊一愣,他以為劉清明會要錢、要政策、要扶持力度。
但怎么也沒想到,他會要教師編制。
“為什么?”
“因為再沒有正式編制,云嶺鄉就沒有一個愿意扎根鄉村的老師了,云嶺鄉的孩子只能小小年紀便輟學,去放牛、打豬草、干農活,云嶺鄉會失去希望,沒有未來!”
男孩的激動,深深打動了吳新蕊。
這一刻,她真正相信,劉清明不是作秀,不是掙表現。
而是實實在在地在為腳下的一方水土抗爭!
“你為什么想到找我要,而不是更方便的高焱呢?”
劉清明說:“我要蓋帽子指標,林城給不了,只有省教育廳有權力批。”
吳新蕊恍然,她想了想說:“我不能現在答應你,我需要一個過硬的理由,明白嗎?”
劉清明心領神會:“明白,謝謝省長。”
吳新蕊看到,丈夫和女兒把菜端上了桌,于是站起身。
“還沒吃飯吧,先吃飯,不然老蘇有意見了。”
劉清明把帶來的包擺到一邊,吳新蕊埋怨他:“以后來我家,不要送禮,任何禮物我都不收。”
劉清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打開包,露出一股更大的味道。
吳新蕊一把搶過他的包,拿出一個黑黑的、圓圓的餅子。
“野菜糊糊?”
“省長你知道?”
劉清明有些意外,吳新蕊摸著這個看著就不好吃的餅子。
“這是村民的食物?”
“嗯,我吃過,很難吃,但鄉親們有時候只能吃這個。”
吳新蕊的眼里泛起了淚花,哽咽道:“謝謝你,劉清明,這個禮物,我很喜歡。”
蘇清璇把菜盤子放到餐桌上,湊過來看了一眼,也是無語。
“吃飯吧。”
吳新蕊抹抹眼睛,招呼他倆。
蘇玉成解下圍裙,拿出醒好的紅酒,倒了兩個杯子。
“小劉,陪我喝一杯。”
“那我就不客氣了,謝謝叔叔。”
兩人坐下,劉清明舉起杯,敬了二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