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七樓,林崢的辦公室。
魯明推門進來的時候,林崢正俯首案櫝。
202大案,是魯明履新清江省以來的第一件大案。
從河口鄉發生的第一樁兇案,到富山鄉的第二個受害人。
他督促省廳一直扎在林城,連帶著林城方面也跟著往下頭扎。
結果呢,好消息沒等到,等到了一名女警重傷,兇犯再次逃跑的壞消息。
這一下,魯明肩上的壓力可就太大了。
兩省作案,五名死者,一名警察重傷,這個案子,直接上達了公安部。
就在魯明想著,要不要請部里支持,派幾名專家來幫忙的時候。
林城市局刑偵支隊傳來了好消息,嫌犯已經落網,并取得初步口供,與案卷記載基本一致,可以肯定就是兇手。
魯明一聽,不由得喜出望外,馬上責成省廳的李同光親自過問,與林城市局的陳鋒接洽,對案卷和口供進行了進一步核查。
證實了對方所言非虛,嫌犯確實就是202連環兇殺案的主犯。
至此,這個持續兩年、橫跨兩省的大案終于告破。
“林書記,案子破了。”魯明的聲音里透著一股如釋重負的輕松。
“哦?”林崢轉過身,“這么快?”
“嫌犯已經落網,連夜突審,初步口供與案卷完全吻合。”魯明遞上一份簡報,“人證物證俱全,可以定案了。”
林崢接過簡報,快速掃過,當他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時,動作停頓了一下。
“又是劉清明?”他抬起頭,語氣里是掩不住的驚訝。
這個年輕人,把他下放到那么一個窮鄉僻壤,居然還能搞出這么大的動靜。
“是他。”魯明點點頭,“這次,他又是關鍵人物。”
“講講。”林崢坐回辦公桌后,示意魯明也坐下。
魯明把李同光和陳鋒匯報的情況復述了一遍。
從劉清明判斷出兇手唯一的逃跑路線,到他果斷動員兩個村的民兵進山圍堵。
再到最后,在孤鷹嶺那種險惡地勢下,冒著槍火攀上懸崖,親手將兇犯擒獲。
整個過程,在魯明的描述中,驚心動魄,又邏輯縝密。
“為了生擒兇犯,他自已也中了一槍,現在正在林城人民醫院治療。”魯明補充道。
“沒有危險?”
“沒有,38槍打的貫穿傷。”
林崢沉默了許久。
他聽得出,魯明沒有夸大其詞。
這個故事聽起來太像故事,以至于他不得不懷疑其真實性。
“李同光和陳鋒都確認過了?沒有夸張的成分?”
“我也問了,再三求證過。”魯明說,“李同光還親自去醫院見了劉清明本人,從他嘴里得到的情況,也基本一致。”
林崢長長地嘆了一聲,靠在椅背上:“身為干部不惜身,現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是啊,人人都想著明哲保身,有幾個敢真的豁出去,不要前途,甚至是不要命。”魯明深有同感。
林崢的指尖在桌上輕輕敲擊:“715那天,我還懷疑過他的動機。現在看來,是我的格局小了。”
“這不能怪你。”魯明說,“誰在這個位置上,面對那種情況,都要萬分謹慎。”
“省廳對此有什么看法?”林崢問。
“我們打算把他樹為典型。”魯明說,“劉清明同志的表現,完全配得上這個榮譽。部里已經準備記一等功,他要還是警察,這次可以直接提拔了。”
林崢卻搖了搖頭。
“他現在是地方干部,宣傳口和組織部出面更合適。”
他看著魯明:“新時代需要新氣象,我們的基層干部更需要一個新標準。給他們適當的鼓勵,很有必要。”
魯明立刻明白了林崢的意圖,雖然感覺有些遺憾,但也認同這個做法。
“功勞就是功勞。”林崢笑了笑,“不公開敘功,不等于不記錄在案。這些實打實的功績,以后都是他破格提拔的依據。這樣對他長遠的成長,更有幫助。”
林城人民醫院,普通病房里。
劉清明左臂吊著繃帶,靠在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