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銀行那邊是什么態度。”何群把報告合上,“我幫你問一下吧。”
劉清明當然清楚,他不可能當場拍板撥款,哪怕省長坐鎮也不行。
有這個態度,這頓飯的目的就達到了。
“太感謝何書記了!”劉清明立刻表態,“我們全鄉群眾等您的好消息!”
這頓飯,大部分人都吃得很盡興。
小龍蝦確實好吃,吳新蕊雖然吃得不多,但從她的表情能看出,她并非完全為了配合劉清明。
劉清明知道她吃得慢,是為了讓其他人能放開肚子吃好。
否則,只要她一放下筷子,不管別人吃沒吃飽,都只能跟著結束。
這一點,在他當她大秘的時候就發現了。
吳新蕊是那種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這也是為何她作風如此強勢,在私底下的口碑卻并不算差的原因。
飯后,吳新蕊一行在鄉政府的會議室,聽取了鄉黨委的正式工作匯報。
趙元佐的報告稿念得乏善可陳,一個窮得叮當響的貧困鄉,能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績?無非是些套話空話。
可吳新蕊并沒有苛責,也沒有提出什么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是在趙元佐念完后,淡淡地問了一句:“說得都很好,那接下來,你們準備怎么干?”
趙元佐把求助的眼神投向了劉清明,清了清嗓子說:“下面,請我們的鄉長劉清明同志,談一談鄉政府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劉清明站起身,對著吳新蕊和在座的領導們微微鞠躬,開口便語出驚人。
“省長,何書記,各位領導。關于云嶺鄉接下來的發展,我個人目前有五個主要思路。”
此言一出,連何群都來了興趣。
在他看來,云嶺鄉搞不好,是歷史原因和地理條件決定的,不是干部不想搞好,是實在沒辦法。
這個年輕的鄉長,一開口就是五個思路,難道是想在省長面前放衛星?
會議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劉清明身上。
劉清明不疾不徐地說道:“第一,就是剛才提到的,以騰飛公司退給我們的幾個煤礦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六百萬,修一條從鄉里直通市區的柏油公路,徹底解決我們鄉交通不便的瓶頸問題。”
“第二,以我們已經成立的勞務輸出公司為依托,繼續擴大規模,建立起一條將我鄉剩余勞動力轉化為經濟收入的快捷通道。這是見效最快的辦法,但由于輸出人數有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所有問題。”
“第三,就是大家中午品嘗過的小龍蝦。我準備在有條件的村子,搞規模化水產養殖,將它打造成一張屬于云嶺鄉的特色名片。等公路修通,就向全省乃至鄰省的餐飲市場全面進軍。”
“第四,因地制宜。對我鄉其他的行政村,進行深入摸排,找出各自的優勢項目,比如藥材、茶葉、特色水果等,與農科院所進行技術合作,搞科技種植、訂單式種植,打造新的、多元化的經濟增長點。”
“第五,我準備吸收先進地區的管理經驗,對我鄉的十四個行政村,由鄉干部包村包點,每個人負責一個村,訂立明確的脫貧指標和時間表,將責任落實到人,切實地幫助他們發展經濟,擺脫貧困。”
劉清明的發言可謂石破天驚。他提出的這些主張,條理清晰,環環相扣,有些內容,就連趙元佐都是第一次聽到。
一時間,會議室里鴉雀無聲。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