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大樓外停著各種小車,從半新不舊的金杯到嶄新的桑塔納、捷達,五花八門。
比較富裕的鄉鎮,甚至開來了日本進口的皇冠,這種車在世紀之交的清南市,是相當拉風的存在。
河口鄉鄉長祁衛國就是坐皇冠過來的。
河口鄉與云嶺鄉背靠背,經濟狀況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蒼云山的主體大部分在云嶺鄉,河口鄉只占少部分,卻恰好分到了最豐富的礦脈,也是騰飛公司起家的地方。
靠著賣礦和鄉里的其他集體企業,河口鄉的經濟在全市排在前三,僅次于富山鄉和清和鎮。
與之相反,云嶺鄉則在全市十四個鄉鎮單位中,常年排名墊底,是掛了號的省級貧困鄉。
祁衛國叼著一根煙,看著那輛老拉達冒著一股子黑煙,顫顫巍巍地開進大院,特意停下腳步。
劉清明剛從副駕駛跳下車,他就隨手扔了一根煙過來。
劉清明接住,在眼前晃了晃,是藍芙蓉。“好煙吶。”
祁衛國“嘿嘿”一笑,露出兩排被煙熏得發黃的牙齒:“劉鄉長好本事,能讓市里點頭,借給你六百萬修路,我是自愧不如。”
“少來,”劉清明把煙別在耳朵上,“你老祁拔根腿毛下來,都比我腰還粗。區區六百萬,不夠你鄉財政塞牙縫的吧。”
他跟祁衛國打過幾次交道,知道這人是退伍軍人,復員后分到市里,嫌機關工作太清閑,主動要求下鄉。
從副鄉長干到鄉長,成績斐然。
他看著像個大老粗,其實心思細密,很容易讓人被他的外表所欺騙。
祁衛國與他并肩走向辦公樓,嗓門很大:“我這是佩服你,那條破路,云嶺鄉上上下下折騰了多少年,幾任鄉長都沒辦成的事,讓你小子一來就辦成了。”
“僥幸而已,我是趕上了好時候。”劉清明說。
祁衛國才不信這種鬼話,要說好時候,改革開放那會兒,要什么政策沒有?
人家怎么就搞不起來。
他話鋒一轉:“騰飛公司退給你們的那幾個礦,打算怎么搞?”
“抵押給銀行了,”劉清明坦然道,“怎么,你有想法?”
“六百萬而已,”祁衛國不屑地撇撇嘴,“你手里有礦,隨便運作一下就出來了,給銀行他們能干什么?吃利息嗎?”
劉清明停下腳步,看著他:“老祁,你究竟想說什么?”
祁衛國湊近了些,壓低了嗓門:“我打算拉一支采礦隊,逐步把騰飛公司占著的那些礦都收回來,咱們自己來干。你有沒有興趣?”
劉清明心頭一跳。
他當然有興趣。
作為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入世之后,國家對能源的需求會持續增長。
煤價會一路飆升,直到十多年后,環保政策全面收緊。
大面積關停、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舉措才會將這些小煤礦一網打盡。
抓住這個窗口期,這絕對是一個見效快、來錢多的項目。
祁衛國見他不語,知道他心動了,進一步勸說道:“你修路不也是為了發展經濟嗎?云嶺鄉窮得底掉,你讓他們賣山貨能賣幾個錢?這不就是現成的?再說了,有了你那條路,以后一半以上的大車都從你那兒過,我這邊的交通壓力也能松快一點。不然我們那條路,撐不到兩年就得徹底廢掉。”
這倒是實情。劉清明來的時候就是從河口鄉過來的,那條路被重載卡車壓得坑坑洼洼,光是日常養護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這老小子,算盤打得噼啪響,既惦記著兩地相連的礦脈,也惦記著他那條還沒完工的公路。
“不瞞你講,我確實想搞錢。”劉清明說,“你這個提議,我有興趣。等這次會開完,我回去跟我們趙書記商量一下。你也給我拿個具體的方案出來,到時候咱們坐下來慢慢談。”
祁衛國一拍大腿:“我就說了,你劉鄉長是個有腦筋的爽快人!這事就這么說定了!”
兩人走進大樓,會議室在三樓。
此時里面已經聚集了一堆從各地趕來的鄉長、鎮長,煙霧繚繞,人聲鼎沸。
有些人劉清明認得,有些沒打過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