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中央決定,在單省試點的基礎上,允許其他未被列入首批試點的省份,根據自身情況,自行選擇部分縣鄉,展開試點工作。
其目的,在于搜集更加廣泛和詳細的數據,為下一步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改革的最終方案,提供決策依據。
林崢讀到這里,心中已然有數。
這份文件,等于是給了地方更大的自主權,變相地擴大了試點的范圍。
他繼續往下看,當讀到文件末尾時,他的動作停住了。
在國辦那鮮紅的公章之下,還有一行用紅筆手寫后又圈出來的附注。
字跡很小,卻很清晰,只有三個字。
“云嶺鄉”。
林崢想了想,撥通了省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董智彬的內線電話。
“書記,有什么指示?”電話很快接通,傳來董智彬沉穩的聲音。
“智彬同志,劉清明現在任職的地方,是不是叫云嶺鄉?”林崢問。
董智彬在那頭略微思忖了一下,立刻回答:“對,書記。是清南市下轄的云嶺鄉。”
“他最近,有沒有什么材料送到省委來?”
“沒有,”董智彬的回答很干脆,“辦公廳沒有收到任何以他個人或者云嶺鄉黨委政府名義遞交的報告。”
林崢結束了通話,心思轉動。
沒有通過省委的渠道,那中央這份文件上,為何會單獨點出云嶺鄉的名字?
他叫來了自己的秘書方慎行。
“小方,你去查一下,清南市云嶺鄉最近發生了什么事?要快。”
“好的,林書記。”
方慎行記下他的指示,轉身快步離去。
不到半個小時,辦公室的門被再次敲響。
“林書記,我查了一下。”方慎行將一份手寫的記錄放在林崢桌上,“云嶺鄉在一個月前,發生了新成集團下屬礦山的多起礦難瞞報事故。事情查清后,新成集團方面做出了公開道歉、高額賠償,并向云嶺鄉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林崢點點頭:“還有嗎?”
“還有就是,他們鄉里通過貸款修建的一條三級公路,前段時間剛剛舉行了開工儀式。不知道這個算不算?”
“沒了?”
“對了,還有一件事,”方慎行補充道,“前不久,省委宣傳部、省青聯和共青團省委,聯合擬定了一份推薦名單,準備向中央推薦今年的‘全國十佳青年’,云嶺鄉鄉長劉清明同志,就在這份名單上。”
這件事林崢當然清楚。
雖然他沒有親自干預過名單的人選,但整個清江省委,又有哪一個人不知道,劉清明是他看重和欣賞的年輕人。
可問題是,無論是處理礦難,還是修路,亦或是個人榮譽,這些事情,哪一件也和“三農問題”以及“稅費改革”挨不上邊。
林崢有些不得要領。
他轉而問道:“吳省長出國有一周了吧?什么時候回來?”
“報告書記,吳省長明天坐法航的航班回國,應該會在駐京辦歇一晚,后天上午回到省城。”方慎行答道。
那就不是通過吳新蕊?
吳新蕊人還在國外,不可能為這件事去向中央遞話。
那這個劉清明,又是怎么讓中央點的名呢?
他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蘇清璇,吳新蕊的女兒。
劉清明的對象。
難道,是通過她的關系?
林崢看著那份文件上小小的三個字,越發覺得這件事不簡單。
一個偏遠貧困鄉的名字,出現在一份決定全國大政方針的文件里,這絕不是巧合。
唯一的解釋就是,劉清明通過某種不為人知的渠道,將一份份量極重的報告,直接送到了最高層的案頭。
為什么,他沒有找自己?
林崢一下子就想通了。
這件事一定在
無法通過正常的組織程序上傳。
劉清明不得已,只能直達中央。
他不想在事情明了之前,讓自己為難。
想通了這一點。
他對方慎行說:“通知一下,等吳省長回來,我們馬上開個常委會,議題就是這份文件。”
林崢有些吃驚,中央對基層的報告如此重視。
是對報告本身呢?還是撰寫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