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統一安排”,可以。
但人來了,得先過我這一關。
我不是不聽話,我是為了更好地落實你的指示。
“我還是那句話。”趙元佐掐滅了煙頭,“這件事,是你劉清明要搞的。成了,是你的功勞。出了問題,責任也要你一個人扛。”
“我同意。”劉清明毫不猶豫。
“好。”趙元佐站起身,“那就這么定了。散會。”
他第一個走出了會議室。
其他委員你看我,我看你,最終也都默默地離開了。
于錦繡留在了最后。
“鄉長,您這一招,叫‘請君入甕’。”她輕聲說。
劉清明笑了:“不,這叫陽謀。我把我的目的,清清楚楚地擺在桌面上。他們接招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那……公告怎么寫?”
“就叫《關于為市委組織部推薦教師候選人舉辦適應性考核的公告》。”劉清明說,“措辭要謙卑,姿態要放低。重點突出我們是為了幫助候選人更好地融入云嶺鄉。”
“我馬上去辦!”于錦繡的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兩天后,汪明遠從省城回到了清南市。
他第一時間去了市委書記何群的辦公室。
“何書記。”
“明遠市長回來了。”何群放下手里的文件,站起身,“省里的項目談得怎么樣?”
“基本敲定了。”汪明遠坐下說,“初步意向是700萬美元的加工訂單,主要是服裝鞋帽和一些初級工業品。”
“700萬!”何群的臉上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喜色,“還是美元!太好了!明遠市長,你這次可是立了大功!”
這對財政一直緊張的清南市來說,無異于一針強心劑。
“這都是省里領導支持,也是我們清南市有產業優勢。”汪明遠謙虛了一句,隨即話鋒一轉,“何書記,我聽說,市里前兩天派了審計組去云嶺鄉?”
何群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
“是有這么回事。”他重新坐下,“主要是組織部和教育局那邊反映,云嶺鄉擅自行動,跳過他們接受了省省里的指標,違反組織程序,
“劉清明?”
“對。”何群點點頭,“他搞的那個教師招聘,市里發了文要求暫停,他倒好,直接給我們回了一份函。”
何群把云嶺鄉的回函復印件遞給汪明遠。
汪明遠接過來,快速看了一遍。
看完,他心里也不由得佩服劉清明的膽識和手段。
“這份回函,寫得確實有點水平。”汪明遠說。
“何止是水平。”何群哼了一聲,“這是在倒逼我們。所以焦副部長他們才提議,先查查他的賬,敲打敲打他。”
“結果呢?”汪明遠問。
“審計組昨天回來的,什么都沒查出來。”何群的語氣里帶著幾分無奈,“那個劉清明,把賬目做得滴水不漏。”
汪明遠放下文件。
“何書記,既然賬沒問題,那教師招聘的事情,我們總要給云嶺鄉一個說法。”
“說法?”何群皺眉,“什么說法?”
“云嶺鄉的回函里說,堅決擁護市里的‘統一安排’。現在,他們又搞了一個‘適應性考核’,說白了,就是公開考試。”汪明遠看著何群,“我們是支持,還是反對?”
何群陷入了沉默。
汪明遠繼續說:“現在省里批了700萬美元的訂單,正是需要我們全市上下團結一心,抓生產、促經濟的時候。如果因為幾個教師編制的問題,在
他加重了語氣:“吳省長對這件事很關注。”
聽到“吳省長”三個字,何群的身體明顯動了一下。
“那依明遠市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