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的聲音在寂靜的深夜里顯得十分突兀。
何群抬起頭,手里的筆沒有放下。
“哪個楊主任?”
“林城市人大主任楊嘉銘同志。”
何群把筆放在桌上,身體向后靠在椅背里。
楊嘉銘,林城市委常委、人大主任,林城政壇的三駕馬車之一。
排名在市委書記蕭云海和市長高焱之下的三號人物。
去年的那場政壇大地震中,楊嘉銘從市委副書記的位置不降反升,因為他也是前任老書記的舊人。
與盧東升一系牽涉不大。
不光如此,在調任林城市委副書記之前,他還在清南市有過不短的任職經歷。
楊嘉銘留在本地的舊勢力可不只焦作仁一個。
市委常委里,起碼有兩個與他有瓜葛。
陳東繼續說:“秘書沒多說,只說楊主任很關心清南市最近的工作,特別是干部隊伍的穩定問題。”
“干部隊伍的穩定?”何群重復了一句,臉上沒什么表情。
“對。”陳東點頭,“原話是,穩定壓倒一切,不要因為一點小事,搞得干部隊伍人心惶惶。”
何群說:“這是什么意思?”
“不好說,楊主任還暗示,事情不宜擴大化,如果牽涉太多人,會影響到上級的看法,如果我們不作為,林城市紀委或許會介入。”
意思就是,要么到此為止,要么一鍋燴了。
辦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煙灰缸里,煙頭堆積。
何群沒有說話,陳東也沒有再開口。
兩人都清楚,這通電話的核心,不是什么“干部隊伍穩定”,而是焦作仁。
楊嘉銘在用他的身份,向何群施壓。
但問題是,焦作仁不同于錢通,他并沒有搞事情。
只是打了個招呼,讓自已的關系戶拿到了一個教編指標。
嚴格來說,這連違紀都算不上。
楊嘉銘為什么反應這么激烈?
許久,何群才開口:“汪明遠那邊,知道嗎?”
“應該還不知道。電話是直接打到我這里的。”
“嗯。”何群應了一聲,沒有再問。
他拿起桌上的內線電話,撥給了自已的秘書。
“小李,通知所有在家的常委,明天上午九點,準時召開市委常委會。”
放下電話,何群看向陳東:“早點休息吧,明天,還有一場硬仗。”
陳東起身,走到門口又停下。
“書記,楊主任那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何群的語氣很平淡,“天,塌不下來。”
陳東沒再說什么,帶上門離開了。
辦公室里,只剩下何群一個人。
他沒有急著走,而是又點燃了一支煙,走到窗邊。
窗外是清南市的夜景,萬家燈火。
楊嘉銘的電話,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
他不是在商量,也不是在建議,而是在下命令。
他要保焦作仁。
何群吐出一口煙圈,煙霧模糊了他的臉。
他在逼我做選擇。
是順從林城的人情,還是支持新來的市長?
這已經不是財政局的人事問題,而是清南市未來權力格局的走向問題。
他站了很久,直到手里的煙燃到了盡頭。
何群一把抓起桌上的電話,撥出一個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