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發生在清南市的事件,在省里的文件中,被定義為“五月事件”。
風波過后,一切似乎重歸平靜。
但平靜的水面下,暗流涌動。
清南市委書記何群的辦公室,氣氛壓抑。
他剛剛結束與林城市委領導的通話,電話里傳來的每一句話,都像一記耳光,火辣辣地抽在他臉上。
不作為。
推波助瀾。
辜負了組織的信任。
最后,上級領導下達了指示。
“何群同志,你要全力支持汪明遠同志的工作,為他鋪平道路,掃清障礙。”
何群放下電話,身體向后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
鋪平道路?掃清障礙?
這不就是說,他何群,以后就是個擺設。
汪明遠才是清南市真正的主人。
他在這里經營了這么多年,到頭來,為一個二十八歲的年輕人做了嫁衣。
他不甘心。
可他又能做什么?
省委書記林崢,省長吳新蕊,京城的汪家,蘇家。
隨便哪一個,都不是他能抗衡的。
這次事件,他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而那個汪明遠,卻成了最大的贏家。
省臺的攝像機,記錄下了他在廣場上挺身而出的畫面。
組織上的評價隨之而來。
“有擔當,有原則。”
這是極高的贊譽。
何群睜開眼,拿起桌上的文件,又重重放下。
他拿起內線電話。
“讓市委辦準備一下,下午開常委會。”
……
下午,清南市委常委會議室。
汪明遠坐在屬于他的市長位置上,翻看著手里的文件,對會場里的氣氛視而不見。
何群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發言。
無非是總結“五月事件”的教訓,強調要吸取經驗,團結一致向前看。
一番空話套話講完,他看向汪明遠。
“明遠市長,你對市政府接下來的工作,有什么想法?”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汪明遠身上。
汪明遠放下文件,身體微微前傾。
“何書記說得對,我們要吸取教訓。”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
“我認為,最大的教訓,就是我們的一些干部,思想僵化,觀念陳腐,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
何群的臉頰抽動了一下。
“所以,我提議,對市政府下屬各部門,進行一次徹底的梳理和改革。”汪明遠繼續說。
“人事上,要大膽提拔一批有沖勁,有能力,思想開放的年輕干部。”
“他們可以先擔任副職,但在我的支持下,他們將實際掌握部門權力。”
他掃視全場。
“至于那些占著位置不作為的舊領導,我會盯著他們。誰敢露頭,我就嚴厲斥責,上報組織部給予警告。”
“這意味著什么,在座的各位都清楚。”
何群的心沉了下去。
這哪里是商量,這分明是通知。
釜底抽薪。
汪明遠要換掉他所有的心腹,徹底架空他這個市委書記。
他想反對。
可他想起了上級領導的電話。
“全力支持汪明遠同志的工作。”
他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