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記,這件事,我已經跟汪市長匯報過了。他很支持。”劉清明搬出了汪明遠。
趙元佐笑了。
“汪市長支持,我們當然要落實。但是,工作要一步一步來嘛。我看,可以先搞個試點,就從你們東山村開始。看看效果怎么樣,再決定要不要全鄉推廣。”
這話說得合情合理,滴水不漏。
劉清明卻明白,這是趙元佐的拖延之計。
一個試點搞下來,一年半載就過去了。
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趙書記,農時不等人。”
“劉鄉長,群眾工作更要耐心細致。”趙元佐打斷他,“這件事,就這么定了。先試點,再推廣。我也是為了你好,年輕人,不要太急于求成。”
劉清明看著趙元佐,沒有再爭辯。
他點點頭:“好,我聽書記的。”
走出趙元佐的辦公室,甘宗亮氣憤不平。
“劉鄉長,他這明擺著就是不想干!”
“我明白。”劉清明說。
“那怎么辦?就這么算了?”
“當然不能就這么算了。”劉清明笑了笑,“他有他的陽關道,我有我的獨木橋。”
……
當天晚上,劉清明接到了汪明遠的電話。
“來我辦公室一趟。”
劉清明趕到市政府,汪明遠正站在巨大的清南市地圖前。
“清明,你來了。”
“市長,找我什么事?”
汪明遠指著地圖。
“你看,這是清南市的產業結構,以農業和初級礦產加工為主,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差。”
“我想改變這一切。”
他轉過身,看著劉清明。
“我聯系了沿海的關系,為清南市爭取到了一筆七百萬美元的外貿訂單。是服裝加工。”
七百萬美元!
劉清明吃了一驚。
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
“我的計劃是,整合清南市現有的幾家小型服裝廠,以合資的形式,建立一個大型加工基地。充分發揮我們的人力資源優勢。”
汪明遠的野心,讓劉清明都感到震驚。
“這還只是第一步。”汪明遠繼續說,“以此為基礎,發展上下游相關產業,比如紡織、印染、包裝、物流。最終,打造一個從原料生產到成品出口的完整產業鏈。”
劉清明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已還年輕的市長。
身負資源,卻不驕不躁。
眼光毒辣,心存高遠。
這家伙,確實有兩把刷子。
“市長,你的藍圖很宏偉。但實現起來,恐怕不容易。”劉清明說。
“我知道。”汪明遠點頭,“最大的阻力,來自于人。來自于那些陳腐的觀念和既得利益者。”
“所以,我需要你的幫助。”
“我?”
“對,你。”汪明遠說,“云嶺鄉,就是我的第一個試驗田。我需要你把云嶺鄉打造成一個樣板。你的板藍根,你的小龍蝦,都只是開始。”
“我需要你,在云嶺鄉,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為我接下來的全市改革,提供經驗和支持。”
劉清明明白了。
汪明遠這是要把他頂在最前面,當改革的先鋒。
“今天去找趙元佐了?”汪明遠忽然問。
“嗯,他把小龍蝦項目給壓下了,只同意試點。”
“我料到了。”汪明遠冷笑,“何群的人,不會那么容易就范。他們不敢明著跟我斗,但會在
“那我該怎么辦?”
“你自已想辦法。”汪明遠說,“如果你連一個鄉黨委書記都搞不定,那我將來怎么把更重要的擔子交給你?”
劉清明苦笑。
“市長,你這是給我出難題啊。”
“我相信你的能力。”汪明遠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在清南,我就是你最堅實的后盾。”
“只要你占著理,就放手去做。出了事,我給你兜著。”
走出市政府大樓,劉清明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汪明遠的信任,是壓力,也是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