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蕊撇撇嘴:“不一定喔。”
劉清明坐在一旁,安靜地給兩人布菜。
他已經習慣了這對母女的相處模式。
針尖對麥芒,句句帶刺。
比起幾個月前那種冷冰冰的疏離,現在的互懟,反而充滿了生活氣息。
吳新蕊不再理會女兒,把話題轉向了劉清明。
“小劉,工作還順利嗎?”
“挺順利的。板藍根項目已經走上正軌,小龍蝦的養殖也得到了市里的支持。”劉清明言簡意賅地匯報:“梅花鹿基地正在建設中。”
“我主持的那條公路,已經完成三分之一的路段建設,極有可能提前通車。”
吳新蕊表示滿意:“訊期來了,山里容易爆發山洪和泥石流,要做好群眾的安全轉移工作。”
劉清明悉心受教:“回去就召開黨委會,傳達您的指示精神。”
吳新蕊把水杯放到桌子上,擺擺手:“我就是提醒你一句,你們肯定有準備了吧。”
“第一次碰上,經驗不足,您要多批評。”
蘇清璇不滿了。“媽!我們是出來吃飯的,不是來做工作匯報的,你查戶口呢?”
吳新蕊夾了一塊魚肉,細細地剔掉魚刺,放進自已碗里。
“你要有小劉一半踏實,我就放心了,你說你們整天在一起,怎么也不互相影響呢?”
“基因問題呀!”蘇清璇提高了音量,“要不要,順便讓劉清明也驗驗,沒準你們才是母子呢。”
劉清明差點沒忍住笑出聲。
吳新蕊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手。
“不用驗,小劉也叫我媽?你不服?”
蘇清璇被噎了一下,只能無能狂怒地攻擊一只雞翅膀。
吳新蕊得意地看了她一眼,繼續問道:“干了這么長時間,對基層的工作有什么想法?”
話題轉得很快,也很突然。
劉清明心里一凜,知道正題來了。
“難,想干點實事,都是各種阻礙,我是深刻地體會到了,您當年的艱辛。”
吳新蕊看著劉清明,“喔,鄉黨委書記不太支持你的工作?”
“工作上,有些不同意見是正常的。”劉清明回答得很圓滑。
“哼。”吳新蕊輕哼一聲,“不同意見?無非就是守著自已的一畝三分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們的鄉鎮,充斥著這樣平庸的干部,我很理解你的心情。”
她的話,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開了云嶺鄉平靜的表象。
“所以,你更需要團結同志,把阻礙變成助力。”吳新蕊說,“做事要講究策略。團結大多數,孤立一小撮。鄉里的班子,你要抓在自已手里,除非實在過不去,否則不要輕易展開政治斗爭,這是減分項。”
劉清明有些驚訝。
他沒想到,吳新蕊遠在省城,對云嶺鄉的情況,竟然了解得這么清楚。
每個名字,每個職位,都說得清清楚楚。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關心了,而是在實實在在地為他鋪路。
“那種老油條,你不用跟他硬碰硬。有些事,你要學會借力打力。”吳新蕊點到為止,“比如借助上級單位,你說十句,可能都沒有明遠說一句頂用。”
這些話,劉清明聽進去了,他知道,這是吳新蕊從政多年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