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年說完,王建揮揮手,他的老臣子們隨即退出大殿。
此時,大殿內就兩個人,按理說,這是刺殺李萬年的絕佳時機,但他感受到李萬年的氣息,似乎更強了,修為應該在他之上,而且是遠遠的強過他!
“我打算在你高麗國的基礎上建立高麗道,國道一體,相當于你在這里就藩,同時你擔任東膠節度副使,高麗道觀察使,在高麗道境內,依然享受王爵儀仗,還可以提名高麗道的刺史人選,如何?”
李萬年說完,就下了就看王建是否同意了。
氣氛很壓抑,雖然現在還是保持了他王爵的部分權利,但李萬年說了,刺史的安排只能他提名,也就是批準的權力在李萬年手中,這等于是在行政上接管了高麗,而他只能成為一個名義上的藩王。
他很清楚,自已要是不同意,李萬年必然不會留他,但他心里憋屈,畢竟自已之前是王的,現在雖然還是王,但已經大不一樣了。
無形的壓力,讓他的身體冒汗,最終,他還是下定了決心。
“我贊成大人的決定!”
“很好,你很識時務,不過我曾經對你的承諾依然有效,這里的百姓講的又不是漢語,中原朝廷也很難在這里教化百姓,最后這半島還是要交給你的,只是,我現在的重心在中原,一旦我騰出手來,這貧瘠之地我不會想著留在自已碗里面的!”
李萬年也是給王建講道理,他并不會因為王建口頭同意就認為這家伙是心服口服,他知道自已降服王建,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旦自已成為像太宗那樣的皇帝,這樣的小國怕是要主動貼上來。
“我相信李大人有這個實力,其實我也不是非要做這貧瘠之地的王,因為我也想做一番大事業!”
王建如此說道。
“你要想做大事,拘泥在這半島可做不了任何大事!”
李萬年還是想將這位帶在身邊。
“我知道,所以我也想出去看看,如果大人想逐鹿中原了,我倒是可以作為馬前卒!”
王建此時還謙虛了一番。
“哈哈,有你付出的機會,不出意外明年我會正式出征了,今年要等李存勖和朱友貞打一場,只要不出意外,這兩個月應該就會有結果,而王守義不出意外也會在年底動手,到時候我們就有機會了!
"
李萬年說完,王建點評道:“大涼朝廷氣數已盡,如果李存勖先一步立足中原,王守義還能撼動嗎?”
“這就看王守義把握的時機了,只要時機把握得對,也許就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當然王守義還要防著我和契丹,他想動手也不是那么的容易,但他不會再蟄伏了!他的年紀也大了!”
李萬年說完,王建也點點頭,現在看似混亂,實則大家都不敢亂動,因為先出手不一定代表著先機,也可能代表著破綻。
“我倒是覺得李大人必然能夠登頂中原帝位!”
王建從李萬年身上看到了無可阻擋的王霸之氣,只有當過王的人才知道李萬年身上的氣息,畢竟能讓他臣服的人不多,起碼大涼的皇帝曾經讓他俯首稱臣,他直接將大涼的使臣趕出去了。
“這些還早,誰不想做中原的皇帝,換做是你,你不想嗎?”
李萬年看著王建,王建不敢回應,李萬年繼續說道:
“但是做皇帝這件事并不簡單,尤其是亂世,首先要打天下,最后還要治天下!對了,我打算開科取士,會開文武工算農醫等諸科,不全是只會寫文章的讀書人,也要會做事的年輕人!”
李萬鄉說完,王建也很意外,開科取士不意外,畢竟缺乏治理人才,但開這么多科,倒是第一次聽說。
他從這一點也看出,李萬年的胸襟和眼界不是自已可以比擬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