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要說起高力士的生平了,他出生于嶺南潘州(今廣東茂名一帶),出身馮氏家族,祖上曾是北燕皇族后裔。
因父親馮君衡被定罪抄家,年幼的馮元一被閹割入宮,后被武則天寵臣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姓高,賜名“力士”,
早年在武則天朝廷中任職,后追隨玄宗,參與發動“唐隆政變”,鏟除韋后與安樂公主,扶持唐睿宗復位。
玄宗榮登大寶之后,高力士成為其最親信的宦官,官至內侍監、驃騎大將軍,封齊國公2。
他不僅掌管宮廷事務,還能先閱奏章、裁決小事,被玄宗稱贊“力士當上,我寢則穩”
安史之亂爆發后,隨玄宗逃往蜀地,在馬嵬驛勸玄宗賜死楊貴妃以安軍心。
肅宗即位后,因與新權宦李輔國不和,被流放至巫州。
寶應元年獲赦還京,途中得知玄宗駕崩,悲痛欲絕,絕食七日后吐血而亡,終年73歲2。
代宗追贈揚州大都督,陪葬于唐玄宗泰陵。
被后世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因其忠誠、謹慎、不專權而備受推崇!“
李達似乎對高力士的生平知道的很清楚,許多細節李萬年都不知道。
“那你還沒說高敏和高力士的關系呢?”
李萬年追問道。
“兩人相聚兩三百年,本不應該認識,但高力士也收養過太監,高氏就一直在宮內流傳,高敏在名義上屬于高力士的后代!”
李達說完,李萬年基本明白了。
“這應該是自從高力士之后,這是第二位抵達真人境的高氏太監了吧!”
“是的殿下,上一任高氏太監在宮內也有些地位,高敏估計就是從他那邊得到了修行之法,才能有如今的地位!”
“你為何不和上一任高氏太監保持好關系呢?”
李萬年問道。
“殿下奴婢姓李,自然不能認高氏做父親,再說,上一任高氏太監行為怪異,高敏在他手下也吃了些苦頭!”
李達說完,李萬年大致清楚了,高敏是有傳承的,成長到如今的地位有合理性。
“好了,他的情況我了解了,另外一個太監張承業的情況如何了?”
李萬年問道。
“我們好久沒有書信來往了,上一次通信,他說身體每況愈下,怕是命不久矣,算算時間,我們大半年沒有書信,應該是不在了!”
李達說到此處,神色落寞,畢竟同時代的太監,現在就剩下他和高敏了,嚴格來說張承業還是比他們兩個年輕許多。
“你啊,好好把自已的身體養好,爭取活到一百歲吧!”
李萬年說完,李達動容:“為了殿下,奴婢至少也要活到八十歲!”
“八十歲太少了,高敏這家伙我怕他要活到一百歲了!
"
李萬年覺得,身邊沒有強者很不安全,要是高敏來偷襲他,他都打不過。
他現在缺的就是時間,年后顧彤就要生孩子了,隨后就是大芳煙,兩個孩子估計能提高十幾到二十多個點的武力值,兩個孩子,總的提升幅度絕對不小!
“希望他死在殿下的手中吧!”
李達如此說道。
“嗯,他上次跟朱友貞以及國師云渺仙戰斗,怕是受了不輕的傷勢,現在估計會老實一點,但只要他的實力恢復,估計就會來找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