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錦州城!”
李萬年是上午到的錦州,實際上百官昨天晚上就在錦州港等候了,等到了下午,他們到了錦州府衙。
李萬年也借此和幾位主要官員開會。
參會的主要是秦玉、王和、王建以及祝英臺、顧全鈞等核心官員,加上如今的錦州刺史劉壽,劉壽也從武官序列到了文官序列,畢竟年紀也不小了,加上他兒子劉正已經在軍中有一定的地位了,他繼續待在軍中也不合適。
“遼東道的軍民統計結果出來了嗎?”
李萬年一開始說的就是正月底或者二月初要統計結果的。
“殿下,這是我們遼東道的軍民情況!”
王和拿出統計冊,并且繼續說道:“目前遼東道友軍隊七萬八千人,其中重甲步兵一萬八千人,輕騎兵兩萬人,重騎兵五千人!百姓有十一萬戶,六十八萬人,其中漢族四十八萬人,契丹、渤海、高麗、奚族等族人有二十萬!”
“漢族人口這么多了?”
李萬年也有些意外,畢竟之前遼東地區漢族人口還不到三十萬,現在幾乎翻倍了!
“主要是大量安置了流民以及一些商賈在此定居,還有各族主動歸附了一些,所以遼東道人口達到了如此之多!“
王和說完,李萬年也滿意的點點頭:“設立一個目標,將遼東道的人口提升到二十萬戶,口一百萬!”
“大人放心,五年之內,我遼東道的人口一定增至一百萬人!"
王和也是信心十足。
李萬年點點頭,隨后看著王建:“高麗道的軍民情況?”
“回殿下,高麗道近期沒戰事,人口維持穩定,經過再次統計,總人口約為五十九萬,駐守軍隊有一萬八千人,其中騎兵七千五百人,重甲步兵兩千五百人,剩余輕步兵一萬人!”
王建說完,李萬年點點頭,沒想到那邊有的軍隊軍隊數量還不少。
“百濟道呢?”
此時李萬年看著秦玉,因為秦玉名義上還是百濟道的觀察使。
“回殿下,百濟道總人口七萬戶,三十九萬人,軍隊數量八千,主要是輕步兵,以及一千人的輕騎兵!”
“新羅道呢?”
李萬年又看向王和,因為這人不僅擔任百濟道觀察使,還兼領新羅道觀察使,是他手下文官之中僅次于秦玉的存在!”
“殿下,新羅道總共有十七萬戶,總人口九十三萬人,軍隊數量一萬三千人,其中騎兵三千,輕步兵一萬人!”
王和說完,李萬年算了下:“整個遼東以及半島擁有人口將近兩百六十萬人,總兵力十一萬八千人,膠東那邊有兵力有四萬人,人口九十萬人,原來,攻克的中原潁州、陳州、亳州、宿州以及徐州加起來也有五十萬人,兵力也有四萬人,還有吳國歸附人口三百萬,兵力四萬,也就是說我的麾下擁有總兵力二十三萬八千人,總戶一百萬戶左右,總人口六百六十萬人左右!“
李萬年說完,眾人也驚呆了,這是他們第一次摸清楚自己家的情況,原來控制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百萬戶,六百六十萬人!
王守義控制的幽州鎮以及橫海鎮加起來的總人口最多也就兩百萬人,李存勖控制的河東以及中原地區加起來也不過一千多萬人,算上整個原來大唐的核心區,總人口應該也不會超過兩千五百萬人,比起大唐天寶年間,總人口應該是減少了一半以上。
當然,這其中有地方豪強隱匿人口的情況,但總人口減少的幅度還是相當的驚人的。
“殿下擁有的國力已經是相當強大了!”
秦玉在一旁說道,如今他作為這個國家堪比宰相的人物,真的感受到了榮耀以及責任重大。
“嗯,接下來我的打算是攻打吳國割據勢力以及吳越國和閩國,但遼東地區是我最擔心的,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