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能去的地方都去了!
“殿下拿下閩國之后,整個南方大部已經進入殿下手中了!”
“楚國和漢國還是一個問題!”
“殿下接下來要對付的必然是楚國!”
徐溫似乎猜出李萬年的想法,
“徐大人何出此言!”
“漢國所在地毒瘴叢生,殿下的精銳大部分是北方人,難以適應漢國環境,這就是為何殿下對付閩國號速戰速決的原因,因為兩地環境類似,而漢國的環境更甚!而且拿下楚國之后,漢國等于是被兩面夾擊,如果加上殿下的水軍從海上進攻,那就是三面夾擊了!”
徐溫說完,李萬年還是很佩服的,這老家伙和錢镠一樣,都是人老成精的東西。
“嗯,你對楚王馬殷了解嗎?”
“馬殷出身貧苦,早年以木匠為業。唐末黃巢起義爆發后(875年—884年),他投身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成為將領孫儒的部下,憑借勇武逐漸嶄露頭角。
昭宗時期江南戰亂頻發,孫儒與楊行密爭奪江淮地區,馬殷隨軍南下。
昭宗四年孫儒戰敗被殺后,馬殷率殘部依附另一將領劉建鋒,繼續向南進軍湖南。
兩年之后劉建鋒攻克潭州,占據楚地核心區域;
昭宗八年年劉建鋒因內亂被殺,馬殷被部將推舉為帥,正式掌控潭州,開啟了他割楚地的歷程!”
徐溫說完,李萬年問道:“當時孫儒被殺,是你做的嗎?”
“不錯,當時臣為主帥,孫儒確實是死在臣的手下!而那時候的馬殷級別并不高,不過后來發展倒是順利!逐漸吞并附近州縣,直到朱溫篡唐之后,他請求建國,成為大涼的藩屬國,而不是僅僅頂著節度使的頭銜,但那時候朱溫不放心這位,畢竟距離中原太近了,只給了一字王,實際上還是個節度使!”
徐溫說完,李萬年大概了解了馬殷這個人,這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雖然楚國人口不多,但在這個復雜的環境之中生存下來,很不容易。
畢竟,和閩國接壤的就三個國家,分別是吳國,吳月國以及漢國,但是楚國不一樣,和西南的少數民族的割據部落,和中原、蜀國、吳國、漢國都接壤,等于是被夾在中間了,就這樣還活得好好的,肯定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起碼比閩國要難對付許多。
“嗯,馬殷治理能力還是不錯吧,很少聽說楚國有什么動亂!”
“馬殷這個人求穩,由于將近五十歲才生孩子,而且連續生了好幾個,幾個兒子年紀相差不了幾歲!”
“兄終弟及看似能夠避免幼子即位造成權力不穩,但問題在于幾個兒子年紀年歲相仿,兄長死后,弟弟也快死了,弟弟絕對不會等待自己的兄長當夠楚王之后再即位!”
李萬年一想到這里,就想到了自己的那幾個兒子,好似年紀都差不多大。
“殿下所言不錯,馬殷生了三十多個兒子,兒子太多了!年紀相差不大,根本就等不及,還不如父死子繼!”
徐溫說完,李萬年也嚇了一跳:“生這么多?”
李萬年感覺自己都比不上這個老東西了!
“確實如此,他倒是和殿下差不多的年紀生子,這也意味著殿下未來也是子孫滿堂啊!當然,這也是馬殷妃嬪多,所以,殿下也可以考慮一下臣家中另一小女徐想月,雖然不及想容有本事,但勝在知冷知熱,乖巧可愛!”
徐溫此時還想把另一個女兒嫁給李萬年,徐溫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做不了國主君王,那就做一個外戚,似乎也是不錯的。
李萬年最近確實有些被掏空了,徐想容的戰力遠超他的想象,估計這徐想月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既然不省油,那他就要燃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