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卓啊,其實沒有王朝能夠千年不衰,所以做一些愚民之事完全沒有必要!好好開學館書館,為我大唐培養足夠多的人才!”
“殿下之心胸,怕是已經超越了三皇五帝!實乃大唐百姓之福!”
“不用拍馬屁了,目前的科舉制度是王和和我一起搭建起來的,但還不是很完善,科舉制度至少要分級,幽州曾經有秀才等功名,我們也要進行繼續的分級,將功名分為秀才、舉人、進士,分別由州、道、朝廷三級授予,你覺得呢?”
“殿下分級之后,更有利于人才的選拔,而且有些人雖然沒有中進士,但也有秀才或者舉人之功名,也可以按照功名授予對應的官職!”
傅卓理解李萬年的意思,知道這是十分合理的方式。
“嗯,舉人不得高于七品,進士起步七品,這樣的劃分似乎更加合理,至于秀才,就給一些免稅以及見官不貴的禮遇!”
“殿下似乎早就心中有數了!”
“算是吧,我們不能等天下大定之后再來做這些事情,而是要摸索著做,等到天下大定統一之時,老百姓的日子馬上就能好起來!”
李萬年說完,傅卓看向李萬年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為何這個眼神?”
“殿下似不是此間人啊!”
傅卓很難想象一個君王有這種想法和胸襟,幾乎很難想到。
“你小子好好干,將來大唐朝廷真正建立的時候,你是要去朝堂的!”
李萬年拍了拍這位的肩膀,傅卓頓時覺得無比榮耀,但也感覺到壓力山大!
......
李萬年在南京府沒有待多久,便乘船東去,在揚州住了一晚,告知了楊浦他打算將吳國拆分的決定。
“殿下英明,吳國拆分為兩個道,更加方便朝廷管理!臣等完全贊同!”
楊溥并不覺得吳國就是自己的私產,因為他從未真正的擁有過吳國,之前一直是徐溫在把持,他只是一個傀儡,現在自己作為揚州道,或者江南道的觀察使,除了軍事,其它事務都由他一個人決斷,比之前舒服太多了!
“另外,我要從你身邊帶走一人,去擔任閩道觀使,也就是福建道觀察使!”
孫書文正在一旁,他主要是給楊浦打下手的,突然聽到夔王提到自己,立馬驚訝的跪下。
“孫書文做事認真,善于解決困難之事,他去閩地擔任觀察使,是閩地百姓之福啊!”
楊溥自然是愿意推一把孫書文的,畢竟李萬年已經下了決定。
“多謝殿下,也多謝楊大人的栽培,臣書文定然不會辜負殿下的期待!”
孫書文的父親孫進也在一旁,心情也是止不住的翻滾,他沒想到自己這個之前不怎么看得上的兒子如今官職做的比他還高了!
“嗯,明日起去赴任吧,這幾件事一定要做好!”
“殿下只管降旨!”
“首先,安定百姓,解決流寇,其次設立六科學館,培養學子,再次設立萬民書館,讓百姓可以自由看書識字,最后,幫我找找前閩國國師!”
“臣領旨!”
孫書文才二十多歲,此時仿佛一下子到了三十多一樣。
“你們父子回去好好相處吧!”
李萬年讓孫進和孫書文回家,也是想讓這對父子好好聚一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