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漆黑的洞穴里。
八名戴著礦洞頭盔的男人正揮舞著鏟子,賣力挖掘。
其中一個年輕的男人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挖了幾下后挖不動了,將手里的鏟子丟到一邊,拿起礦泉水喝了一口。
“三叔,這地兒對嗎?我們都挖了好幾天了,現在都還沒碰到金剛墻呢。”
吳若海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說道:“急什么?干我們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年輕人,還是太毛躁。”
盜墓是個技術活。
要知道古時候的人修建陵墓都是按照風水八卦來確定位置的。
以山水、星辰作為經緯坐標,甚至連棺材里的尸體頭朝哪邊,腳朝哪邊都有講究。
所以理論上來說,只要后人學的風水八卦和古人是一樣的,那么后人就能通過風水八卦逆推出帝王將相的墓穴所在。
但這只是理論上可行。
畢竟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幾百上千年過去了,很多地方的地形都會發生改變。
尤其是在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后,原本西面可能有一座山頭,結果現在沒了,相當于整個定位系統缺了一個角。
如何憑借殘缺的這一角復原古陣法,找到值錢的墓穴,這才是盜墓這一行最厲害的手藝。
作為吳家傳人,吳若海尋龍探穴的技巧在行業里是出了名的厲害,人人都尊稱他一聲三叔。
這次他特意帶著侄子吳牙下來,就是想慢慢把自己的一身本事傳給他,免得斷了傳承。
吳若海看了眼手表,見時間差不多了,于是開口說道:“天快亮了,兄弟們加把勁,我有一種感覺,我們就快挖到地方了。”
吳若海話音剛落,鐵鏟突然發出叮的一聲。
身強力壯的老狼大喜。
“三叔,挖到金剛墻了!”
吳若海十分興奮。
“好!挖,接著挖!兄弟們,我們能不能發達就看這一次了!”
吳牙在一旁開口說道:“三叔,不是說雞鳴狗盜不摸金嗎?我們要不今晚再繼續吧,再這么挖下去會壞了規矩。”
吳若海瞪了他一眼。
“屁話!以前有這種規矩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人起得早,天不亮就要去地里干活,容易被發現。”
“現在的人哪個不是睡到八九點才起床的?就算有早起的,那也是城里的牛馬和學校里的讀書娃,他們誰沒事會往山里跑?”
“趕緊挖,省的夜長夢多,早點挖通我們早點收工。”
吳若海干這一行二十多年了,從來沒有失手過。
兵貴神速,他們盜墓的更是如此。
他一直都相信一個道理——打洞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在吳若海的催促下,一群人再次揮舞起鐵鏟,干勁十足!
……
清晨,竹海民宿。
秦陽手里拿著一卷紙,提著褲子和猴子一樣一邊叫一邊沖進了竹林。
王盛和趙峰他們緊隨其后,一個個就像是回到了童年時期一樣,全都像長不大的孩子。
三亞分局的女警顧芬睡眼惺忪地看了眼窗外,迷迷糊糊地問道:“柳警官,他們干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