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已經二十一分鐘了,只差一分鐘,許秋就能擠進二十分鐘的大關。”杜崇嵐臉上帶著莫名的表情,似笑非笑。
眾人嘴角瘋狂抽搐。
裝,太裝了!
但他們偏偏沒有一個人敢吭聲,能把動輒一兩個小時的肺移植做到二十多分鐘,這就離譜!
這時候,也沒人再懷疑許秋為何不把病肺切除交給別人了。
相比讓病人清醒著等幾十分鐘,深麻醉后把病肺切除交給其他醫生慢悠悠地切一個小時,顯然后者對病人的損害要大得多!
此時,眾人心里只有震撼。
真有人一臺臺手術順序做下來,效果比同時開展兩個環節的手術還要好?
這要是讓兩個許秋同時開動手術,都不敢想術后的肺功能能有多好!
就在眾人暗自心驚的時候,杜崇嵐的聲音再度響起。
他臉上帶著從容的笑意,道:“如此高難度的前外側切口,換來可不只是不用翻身。你們看病人的切口。”
眾人一怔,旋即猛地想起來,前外側切口除了不必翻身,還有出血少、創傷小的優勢,是最符合微創化理念的開胸手法了!
只不過,臨床上沒幾個人敢用前外側切口,相比提升那一點不易被察覺出來的預后,醫生總是更青睞于用更保險的手段結束手術!
畢竟,肺功能恢復百分之六十和恢復百分之八十,病人不一定能察覺出手術醫生的差距。
但……死或者生,卻能直接關系到醫生的水平!
“許秋這一手,做得是太漂亮了。”
“雖然大膽,但誰敢說他不敢如此行刀?每一步都環環相扣,一路做下來簡直賞心悅目……”
這一刻,眾人仿佛忘記了自己是來找茬的,也忘卻了和許秋若有若無的敵意。
此刻,在這種級別的手術面前,在場的人都是謙遜的學生。
……
而與此同時,臨醫手術臺上,許秋渾不在意不遠處的鏡頭,依舊在全神貫注地開刀。
此刻外界早已經風起云涌,臨醫手術室中也有兩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發生。
只不過,這所謂的“兩場戰爭”,雙方的想法都各不相同。
斯蒂芬認為,這是他與許秋的手術比拼。
而許秋則很純粹,他并不在意無數可能在屏幕后面剖析他的專家,也不在乎隔壁操持著機械臂發揮科技之美的斯蒂芬,他想打贏的,只是這場和死神的戰爭!
救下臺上這位病人,讓他的肺功能可以恢復到楊萱的層次,這才是許秋的贏法!
“準備供肺植入……”
很快,在切除病肺、完成受者肺門的修剪后,許秋開始了手術的第三個環節,最后一步“肺移植”手術。
大師級的肺移植術,給予許秋的除了四十五年老辣的手術技藝外,還包括調度肺移植團隊的經驗等等。
而且,許秋選擇用更高的技術,去彌補團隊的不足。
比如前外側切口,就是許秋以高難度的技術,強行克服了不夠默契的手術團隊帶來的劣勢。
這也是為何,許秋敢用楊新年、陳主治等人,不借用外院專家就能與斯蒂芬同步開展一臺—獨立的肺移植術!
“持針鉗。”
思索間,許秋手里的速度也一點不慢。
他要來了持針鉗、彎針等,在支氣管前壁的中點縫了一條條牽引線,而后讓助手拉起,牽引著支氣管遠離縱膈。
這一步過后,下方的術野頓時清晰可見。
隨后許秋再換縫線,將供肺與受者的支氣管接在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