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沈瑤的一驚一乍……
聽說病人是個樂器大師?
那這種人已經算是特例了,興許是病人自己天賦異稟也說不準。
畢竟就是個孤例,沒有經過二次驗證,實在是難以判斷許秋的斷指再植水平。
再者說了,紙上得來終覺淺。
他對許秋的認知,基本上都是在斯蒂芬、沈瑤的吹捧之中建立起來的。
直到現在,連許秋真人到底是什么樣子都不知道。
讓他就這么相信,顯然不可能。
況且……一個活生生的人,真能像斯蒂芬描述的那樣?那都快成沒有缺陷的“神”了,合理嗎?可能嗎?
醫學也是嚴謹的學科。
咱要相信科學!
斯蒂芬見到湯姆森是這副表情,嘴角的笑容都快要壓不住了。
好,就保持住這種質疑精神!
之前的我,何嘗不是今日的你。
不過,因為誤把杜崇嵐當成了最大對手,卻沒想到還有個更年輕也更猛的,結果懷疑了整整幾個月的人生。
只希望,等許秋做完第二例、第三例,乃至于第二十例、第三十例斷指再植手術時,你依舊能保持現在這副高傲的表情!
……
關于許秋的話題,斯蒂芬等人其實還想聊更多。
比如具體的肺移植細節。
又或者是楊雙福那場手術,究竟是怎么做到“在各種止血措施無效的情況下精準完成徒手止血”……
只是,這些都是只有能給出答案的問題。
何恒進他們說得清楚的話,那也有資格說一句“誰來勸酒我都不喝”了。
而且,湯姆森對許秋也是知之甚少。
而這次歡迎會的主角,其實是湯姆森。
至于斯蒂芬和蔣建明都已經是老熟人了,臨醫甚至給他們安排的酒店都是上回同一個房間……
因此除了霍院長等人盡地主之誼,斯蒂芬也下意識地在維護著湯姆森和臨醫的關系。
因而,話題自然就圍繞著湯姆森進行。
且很快聊到了手外科領域。
斷指再植手術雖然說起來極度復雜。
但說白了,就四個關鍵。
一,固定骨頭,重建骨支架。
第二,縫合肌腱,重構動力。
其次是修補血管,確保手部的營養供應。
最后則是縫合神經,修復感覺、手內在肌的功能。
而斷指再植手術的高低,其實就是看這四個環節做得如何。
各種常規術式、經典術式、創新術式,乃至于不同手指不同指節的處置,看似千變萬化,實則不離其宗。
哪怕是超級顯微縫合,也只是在縫合領域,把傳統的顯微倍數,放大到了超級顯微的級別罷了。
當然,難度也是飆升的。
不過在經歷了多年的探索之后,湯姆森已經找到了訣竅,且帶出了一代代的學生,如今的沈瑤正是新生代中的佼佼者之一。
“說起來,我最看好的還是沈瑤。除了技術和天賦,她最優秀的一點就是心志!不會輕言放棄,更不會對困難望而卻步。
“只可惜,她還是選擇了回大夏,來到了你們臨醫。”
雖然湯姆森之前不是很看得上臨醫。
在與沈瑤的對話中,也不掩飾對這家小醫院的看扁。
不過這會兒都面對面了,而且霍院長等人對他相當尊重,湯姆森自然也會給面子。
再者,許秋到底是個什么來頭,他還真有點好奇。
如果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天才,那自己提前和臨醫打好交道,也算是未雨綢繆。
又聊了一陣,湯姆森的電話突然震動起來。
他拿出手機看了眼,竟然是耶魯大學醫學院實驗室那邊打來的。
剛把手機放在耳朵旁邊,包廂瞬間就安靜了,周圍的人都自動閉上了嘴。
“超級顯微設備?”
“他們要買倒是可以,想要我幫助他們開發核心技術,多少錢都沒戲。”
說著,湯姆森掛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