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行業內情的胡主任卻是一愣。
恒康醫藥賣的儀器,差不多是五年前的版本。
而國內能達到這個精度的,其實沒有多少,可能協和、華西這些頂尖醫院有更新的儀器,但都是動輒花費了數千萬的。
原本,臨醫能到手一個五年前的儀器都是奢望。
結果對方竟然給了去年更新過的設備!
這不就是最新版?
都到這種程度了,寧氏集團竟然覺得還不夠……他們是有多財大氣粗!
“寧女士,難不成還有更新的?”胡主任有些驚愕地開口。
寧雪微微點頭:“年初才完成了一次迭代。而且這次是大版本的整修,儀器的操作精度上升了一大截,已經能輕松做到10:1的調控,而且操作極限也到了零點二毫米!”
所謂10:1,指的是外科醫生移動操作桿一厘米,機械臂移動零點一毫米。
超顯微手術最大的難點,就是各種小于一毫米的結構,對于人類來說過于細小了,哪怕是在顯微鏡下,也幾乎看不清。
而超顯微設備則通過提高精度、調控比例尺,配合機械臂對于人手細微抖動的優化,完成了小數點后幾位數級別的精密操作。
這其實有點像是操縱高達了。
又和斯蒂芬的達芬奇機器人有些類似。
不過,超顯微儀器講究的是“極致精細化”,是能把手術刀所能達到極限從一毫米推進到零點一毫米,乃至于零點零五……
市面上的超顯微儀器,操作極限大概是零點五到零點八。
像是耶魯大學團隊的上一代產品,也即行業最先進的儀器,極限是零點三。
而今年竟然推進到了零點二毫米!
零點一毫米看似不起眼。
然而,卻能把超顯微手術的范圍擴大個百分之二三十,能讓設備用在更廣闊的細微結構,創造更驚人的預后!
胡主任此時完全聽呆了。
他突然感覺自己已經落伍。
明明一直在關注前沿科技,以為零點三就是極限了。
再往上,突進哪怕零點零一毫米,都很艱難。
沒想到新一代超顯微設備居然直接來到了零點二毫米大關!
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五到十年,這可能都是無法突破的真正極限了!
“所以蠻遺憾的,那邊如果能同意的話,我們就可以給臨醫配備操作極限零二號機了。”寧雪有些惋惜地道。
陪同的寧宛輕輕撇了撇嘴,嘀咕了一聲,道:“負責項目的老頭很頑固,我們其實還想跟他合作,但他一點情面都不留。”
已經完全足夠了!
此刻,霍院長等人只覺得幸福得不行。
寧氏集團覺得操作極限零三不過如此,但這已經是第一梯隊,除了協和、華西等,基本上沒有幾家醫院還有超過這個精度的了!
省內倒是有不少從恒康醫藥拿到的超顯微儀器。
但,他們的產品,大多是零點五左右!
臨醫卻直接領先了零點二毫米,哪怕只是簡單的數學換算,也是超出了百分之四十!
更何況,實際臨床的領先會更加驚人。
“許醫生,沒什么問題的話就簽字吧。”寧雪催促著。
“謝謝。”
許秋也不矯情,簡單看了看條款,確定是正常價格,這才簽下自己的名字。
而霍院長等人看到名字落下,心里最后一塊石頭才算是落地!
他們很清楚,這“正常價格”,實際上已經是不可思議的廉價了。
真要買一臺超顯微設備,給夠買設備的錢只是其一,還有一大筆錢需要花在疏通關系、辦理各種程序上!
而寧氏集團卻只要了個設備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