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周景芝的淋巴靜脈吻合術,就是他主刀!
這意味著,并非只有許秋能做!
湯姆森也行!
“所以不是只有許秋能達到標準。
“是因為特殊術式!”
湯姆森看向戴楠。
不過,此時戴楠也在思索。
這些病人,做淋巴管靜脈吻合術的部位都不一樣。
想要直接歸納出共同點,還得廢一番苦功夫。
“我看看。”
這時,許秋說道。
戴楠點點頭,將自己剛剛整理好的筆記本推給了對方。
許秋默默地看著。
同時,腦海中不斷地閃過手術的具體細節。
對于戴楠等人來說,想要抓住這些患者的要點有些困難。
畢竟他們不是主刀。
但在許秋腦海中,卻能通過手術過程,反推共性。
“這一個病人進行了多達十三處的重建。”
“這一個……用了0.1mm口徑的深層淋巴管和周圍的小靜脈進行吻合,重新建立可淋巴-靜脈回流通路……”
“這一個,頸部淋巴水腫……”
許秋一個個地查閱過去。
眼前仿佛飛過了手術時的畫面。
會議室鴉雀無聲。
眾人都安靜地等著。
要么看手邊病歷,要么望著許秋,臉上都有著期待。
戴楠也沒有閑著。
她翻出了有關“阿爾茨海默病逆轉”的病例,嘗試與眼下這些病人進行對照。
約莫十分鐘后。
許秋的目光終于從筆記本上挪開。
霎時間,所有的目光都匯聚在了許秋身上。
許秋也不負眾望地道:“他們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都做了頸深部淋巴管—靜脈吻合。”
“頸深部吻合?”
戴楠、湯姆森表情一怔。
他們趕忙調出了手邊的病歷,進行一一比對。
果然,雖然病人的情況千差萬別,但,他們在復雜且數量龐大的淋巴管吻合之中,的確都出現過深部淋巴管—靜脈吻合。
哪怕只做了簡單的引流,也是實打實地疏通了淤塞。
雖然沒有想清楚“深部淋巴管—靜脈吻合”與“分期逆轉”之間的聯系,但戴楠等人還是有些興奮。
這算是有研究方向了。
“那之后的病人,就按照這個標準來篩選?”戴楠道。
許秋想了想,補充了一句:“志愿者的標準可以改一改。僅僅有阿爾茨海默病,但愿意接受深部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的,也可以納入其中。”
之前沒有方向。
只能判斷可能是淋巴水腫手術引起了逆轉。
所以,志愿者的條件是同時滿足阿爾茨海默病和淋巴水腫兩點。
而現在大概率鎖定了“深部淋巴管—靜脈吻合”,自然就可以朝著這個角度去研究了。
……
結束五天的高強度手術后,許秋這邊也總算迎來了短暫的休息。
在下一批次的病人到來之前,他短時間內都可以不做淋巴管靜脈吻合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