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腎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指標都很正常。
唯獨scc,也即腫瘤標志物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異常增高。
達到了3.6ug/l,而正常人的參考值在0~1.5ug/l。
僅僅是這一項,而無影像提示的話,并不一定是癌癥。
臨床上也會更多考慮炎癥、感染,抑或是身體各部位的鱗狀細胞增生。
大多數都不予考慮,看一眼就過去了。
但,許秋心里已經有了排查對象。
且鎖定了嗜鉻細胞瘤。
這時候再查出這個指標的異常,就很值得關注了。
“如果真的是嗜鉻細胞瘤的話,那也得等能查出來。”
許秋眼神有些深邃,陷入了思索。
他肯定沒法忽視scc的異常。
但,診斷卻只能停在這里了……
之前做過ct,腹腔胸腔都查過了,沒有發現。
想要繼續查下去,只有三種辦法。
第一,硬等。
等病人出現血壓變化、心率變化時,再當場診斷。
這其實就和之前的策略沒什么區別了。
而第二個辦法,就是主動激發!
此前,許秋沒有診斷方向,自然無計可施。
但現在懷疑是嗜鉻細胞瘤了,那要排除其實很簡單。
通過刺激瘤體,監測病人體內激素指標的變化。
但……
這種行為非常危險!
嗜鉻細胞瘤分泌的是兒茶酚胺。
而兒茶酚胺可能導致瞬間的血壓急劇升高,誘導心肌梗塞的發生。
臨床上對這種風險規避還來不及,怎么可能主動去觸發?
而最后一種辦法,就是采取新的診斷手段。
這也是目前最可靠的方式了。
不過,許秋在該領域的能力有限,他一個人是干不了這活的。
想到這,許秋撥通了內分泌科室的電話。
那邊很快接通。
了解到許秋的來意,對接的醫生趕緊把電話給了昨天開會的副主任。
溝通了一陣,內分泌副主任也知道了許秋的訴求。
“也就是……如果真是嗜鉻細胞瘤,有什么檢查可以在不刺激瘤體的情況做出診斷?”
“對。”
“有倒是有……”
副主任摸著下巴。
他感覺許秋有點魔怔了。
真就和這嗜鉻細胞瘤死磕上了?
scc對嗜鉻細胞瘤的提示作用其實很小。
更何況,腹部ct都沒掃出問題,理論上已經不作考慮了。
但許秋似乎頗為執著……
“奧曲肽顯像!”
副主任給出了一個檢查名稱,道:“這個檢查,在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定位上卓有成效。
“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生長抑素受體顯像!
“如果是嗜鉻細胞瘤……準確來說,只要屬于生長抑素高表達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包括副神經節細胞瘤,都能特異性顯示出來!”
這類癌細胞通常都會表達很多生長抑素受體。
而奧曲肽顯像中的奧曲肽恰好就可以結合這種受體!
也就是說,只要呈現出陽性,病人就非常有可能存在副神經節細胞瘤,自然也就能佐證嗜鉻細胞瘤的診斷了。
許秋了解了其中的機制,點頭道:“多少錢?”
副主任苦笑一聲:“不只是錢的問題。
“奧曲肽顯像我們醫院沒有開展!
“要做檢查,得用被放射性核素標記的奧曲肽才行。當然其他生長抑素類似物也行,不過臨床上多用奧曲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