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召開視頻會議,能來的基本上都是神經外科領域的大佬。
她是奔著讓許秋打響名聲來的。
結果沒想到,許秋竟然不趁機介紹自己?
雖說“速戰速決”,但你未免也太精煉了一點……
“果然是個純粹的人。”
戴楠笑了笑,心里對許秋越發賞識。
……
而此刻,視頻會議中的眾人原本不太在意許秋。
但隨著對方深入淺出地開始闡述腦內排毒的理論等,他們的表情也漸漸認真起來。
而等許秋提出自己的看法。
表明“從解剖結構尋找腦內淋巴系統”時,不少人都是感覺眼睛一亮。
這個角度,倒是很新穎。
不過,協和的賴主任很快就提出了疑問:“骨性結構之內怎么可能有淋巴系統?
“就算有,難不成液體還能進入硬腦膜內?”
這話讓不少專家點頭。
軍醫醫院的范主任目光幽深,道:“你分析得不錯,提出的想法也是神經領域很少被考慮到的方向。
“不過,你要怎么證明?”
這么多年,早就有醫生切開了顱骨、硬腦膜做各種研究。
如果真有淋巴系統,早就被發現了。
面對諸多質疑,許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上個世紀,神經外科領域沒有探究的辦法。
“但現在可以取巧。”
話音一落,眾人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而來。
戴楠眼中也有異彩。
而許秋的聲音也在這時響起:“很簡單,對比劑追蹤!”
楊軍的嗜鉻細胞瘤怎么發現的?
奧曲肽顯像!
原理就是:將用放射性核素標記過的奧曲肽注射進病人體內,等它和體內病灶表面的sstr相結合,此時放射性核素發射出伽馬射線就會被成像設備捕獲接收,從而顯影。
對比劑追蹤也是同樣的道理。
用對比劑,顯示出整個腦脊液的流向,從而鎖定腦脊液的所有流動路徑,從中排查是否存在未知的區域。
而這個區域大概率就是“淋巴系統”了。
“為了盡可能降低風險,要用惰性對比劑。”許秋給出了更詳細的看法。
而此時,視頻會議內的眾多專家已經是一片寂靜。
眾人都感覺眼前一亮。
研究熱的年代,沒有這項技術。
而如今醫學科技達標了,又沒有人研究了。
所以還真沒有多少人想到把這兩者給結合起來。
按照許秋的做法,或許真的行?
……
會議又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而最后這段時間里,眾人都收起了對許秋的輕視之心。
盡管如今許秋在神經外科領域稍顯稚嫩。
但一個被戴教授重視,而且竟然能提出如此巧妙的技法的人,未來或許真有可能和他們站在同一高度。
會議結束后,申昆侖、曾主任都有點懵。
尤其是申昆侖,更是滿腦袋問號。
這不對吧……
上個月,許秋還得喊我一聲申主任,請我幫忙改論文。
怎么這會兒,對方直接成了神外大佬了?!
坐火箭也沒有這么快!
他突然想找許秋再蹭幾篇論文了……
“申主任,許醫生還有什么要發表的論文嗎?”曾主任也湊了過來,小聲地道。
“我倒是想他有!”申昆侖深吸一口氣,道。
“要不我們去問問?”曾主任道。
說完這話,兩人同時看向許秋的方向。
結果發現許秋已經和戴楠在交談了。
頓時,兩人就縮起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