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明自然是清楚湯姆森心里所想,道:“大夏的院士,是學術榮譽,更是一種……官方認證。
“院士是學科的先鋒,也能直接決定一個領域的未來走向。
“湯姆森教授,您覺得寧氏集團如何?”
湯姆森有些發怔,但聽到這個問題,還是迅速給出了答案:“很有實力的醫藥集團。”
蔣建明點頭:“實際上,寧氏集團是大夏醫藥巨頭之一。在國際領域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算是全球醫療界的新鮮血液之一。
“湯姆森教授,如果是在霉國,打造這樣一家醫院,需要多大的成本?”
湯姆森陷入了思索。
半晌后給出了他的答案:“無法估量。這涉及到經濟投入、時間成本等等。
“就算能花資金聘請教授、院士、諾貝爾獎得主,他們想要在醫藥領域站穩腳跟,還是得研發出自己的藥物。
“而這個時間,短則四五年,長則幾十年!”
寧氏集團雖然在全球醫藥界不算頂尖。
但也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超越的企業。
蔣建明卻笑了笑。
他伸出了一根手指,道:“打造一個堪比寧氏的醫藥集團,只需要常院士的一句話。”
湯姆森猛地愣住,眼神睜大,臉上不再是震驚,而是駭然。
……
此時,戴楠和許秋的交談還在繼續。
“總之,對你來說,未來的路太寬廣,但唯獨不要嘗試脊柱外科。連骨科都不要進!”戴楠語重心長地道。
許秋沉默了一下。
看到這副表情,戴楠心頭一跳,道:“你……難不成真有這個打算?”
許秋實話實說道:“我會參加骨科精英大賽。”
戴楠愣了半晌。
隨后才問道:“為了什么,醫療資源?骨科先進技術、設備?”
如果僅僅是因為這些的話,戴楠可以用自己的影響力,為臨醫調一批過來。
反正如今的臨醫不缺錢。
只是沒有購買設備的資格和渠道。
然而出乎想象的是,許秋搖了搖頭。
“不是為了這些?”戴楠不解。
許秋道:“我想問問常院士,楊雙福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究竟是哪一條符合融合術的手術指征。”
戴楠臉皮猛地抽跳了一下。
旋即瞪大眼睛,錯愕地盯著許秋。
半晌她都說不出話來。
她怎么也沒料到許秋會給出這個答案!
沉默良久,戴楠突然說道:“你知道剛才的電話講了什么嗎?”
“和常院士有關?”
“又沒有外人,喊常微罹就行了。這樣一個人,不配‘院士’二字……”
戴楠眼中有著嫌惡,道:“協和打算讓我借常微罹為助力,為競選院士積累履歷。而常微罹開出的條件,就是讓協和配合他改動新一輪的指南。
“他這是打算把整個學科變成他的一言堂。第一步,就是要蠶食協和。”
許秋有些吃驚。
他沒想到背后竟然還有這番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