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起步就是正高了。
這個會議妥妥的超高質量了。
以至于,連平日里能混個座位的陳主治,也不得不和唐安一起蹲到了角落,和飲水機搶位置。
“楊軍這臺手術,選擇的是上腹人字形切口,應用thompson自動拉鉤充分牽拉暴露術野……
“最后手術時間七十三分鐘,術中下腔靜脈阻斷時間為9分鐘,術中出血量300ml。此外術中血紅蛋白……”
許秋簡單地給手術做了個總結。
并且匯報了一系列指標。
臺下眾人聽得咋舌。
嗜鉻細胞瘤的中位手術時間在四百分鐘左右。
就算是協和的泌尿外科,平均也要一二百分鐘。
但許秋的速度簡直跟開了掛一樣。
七十三分鐘迅速解決!
家屬在等候室屁股才坐熱,手術就結束了!
至于下腔靜脈的阻斷時間就更嚇人了。
這幾乎沿襲了之前許秋做孫氏手術時,以分鐘計算的阻斷時間……
如果讓威爾斯做下腔靜脈的切斷再吻合術,時間可能要到四十分鐘。
廖主任可能還要慢一些!
但許秋只用了九分鐘!
這其中的縫合技藝差了多少,簡直無法估量!
而更令人吃驚的,其實是吻合后的效果。
這種區域的吻合最容易出岔子。
因為術區狹窄,能給醫生操作的空間并不大,處處受限!
而且最重要的是,下腔靜脈之前受到腫瘤的影響,會發生形變。
切除腫瘤后,靜脈形態可能發生改變,縫合難度更高。
這導致各種問題的發生率直線升高——縫合不齊整、空腔死腔,乃至于縫合不嚴密導致滲血。
但許秋沒有任何停頓,直接一針到底。
檢查時,吻合口嚴密對齊、無張力,甚至都沒有一點出血。
完美得不能再完美。
可以說,許秋從術前方案開始,就全程以碾壓的姿態結束了這臺危機四伏的嗜鉻細胞瘤切除術!
不說醫學奇跡,但也差不太多了。
而這時,許秋的講述仍在繼續。
“手術切除是嗜鉻細胞瘤治療的最終手段,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不過手術的致死率、致殘率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因此關于手術方案、手術操作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個半小時里,許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摘除術的術前術中術后。
甚至于,連各種突發情況的處理也囊括了。
不過講到腹腔鏡和機器人輔助手術就停下了。
目前,他還沒有操刀過腹腔鏡下嗜鉻細胞瘤摘除。
而完美級的切除術,是建立在開腹切除之上。
盡管許秋能做,但沒必要繼續展開……很簡單,臨醫這邊的腹腔鏡很緊張,至于機器人更是影都沒有。
醫院不開展的術式,就沒必要繼續深入。
而且!
開腹手術才是根。
只要學會了開腹手術,再做腹腔鏡,就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不過這一幕落在廖主任眼里就不太一樣了。
“許秋待在臨醫,只能做開腹手術。
“這里甚至連腹腔鏡都不夠,機器人輔助手術就更不可能做了。
“但,協和有!只要去了協和,他想做什么術式都不愁設備和病人!”
這就是談判的籌碼。
廖主任笑了。
他覺得,以協和的招牌,再加上這一點……恐怕自己剛開口,許秋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加入協和了!
然而剛想到這里,他突然感覺有一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誰?
廖主任連忙向四周望去,感覺心臟突然開始狂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