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主任連忙給出了回答。
這兩個檢查其實答不出花來。
因為檢查的適應癥就這么幾個,再把病人套上來,怎么可能出錯。
就算是俞主任,給出的答案也和謝主任差不太多。
不過,俞主任的回答更加精確:“側位ct看骨水泥突出椎體的程度。核磁……其實我覺得沒必要,ct已經看得夠清楚了,許秋與其做核磁,倒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三維重建!”
這話一出,謝主任神色掙扎起來。
要不要跟著附和一聲?
相信許秋還是相信俞主任?
最后,他做出了選擇。
謝主任迫不及待地點頭,道:“對,俞主任的想法和我不謀而合。以我們的能力,直接從ct就可以判斷骨折位置和程度了,做核磁等于是浪費。
“直接上三維重建,明確了骨水泥突出范圍,這才是最省錢的辦法!”
關主任默不作聲地望著。
心里卻在打鼓。
臥槽,俞主任說的好有道理。
還有姓謝的,叛變得是真的快!
難怪他從小醫院升到安溪三院來了……這轉腦筋的速度簡直絕了。
然而,心里雖然這么想,關主任最后還是選擇站在了許秋這邊。
一旁的金主任也有點掙扎。
但心情比關主任要復雜多了。
霧草!
要是我們臨海國際也有個許秋就好了,至少自己做選擇的時候跟自家醫院息息相關。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看著方漢鼎在那唰唰唰點擊完了三十次“下一天”,然后在那用電腦玩掃雷!
“錯了。”
就在俞主任滿心期待地看向柴行思時,后者卻笑著搖了搖頭。
俞主任滿臉錯愕:“不該取消核磁嗎,還是不該做三維重建?”
柴行思解釋道:“許秋的做法是正確的。做側位ct和腰椎的核磁就足夠做出診斷了。你的骨三維重建沒有意義,至于取消核磁……那就是直接走向誤區。”
聽到這話,謝主任嘴角瘋狂抽搐,臉都綠了。
而俞主任也是瞳孔一縮。
怎么會……
他難以置信地道:“如果病人沒有下肢疼痛,的確可以不進行處理,因為病情肯定不嚴重。
“但現在,患者的疼痛已經很明顯了,不做三維重建,怎么判斷骨水泥的外漏程度!”
總之,無法解釋“下肢疼痛”!
柴行思來到臺上。
他親自接過了鼠標,在12號病人的影像圖片上點擊。
把核磁調整到了t2抑制像。
隨后道:“許秋做核磁,不是為了明確骨折。
“他看的,是骨折周圍的肌肉組織。”
說著,他圈出了椎體周圍的結構,雖然不是很明顯,但這里都存在腫脹的表現,而且信號與周圍不一致。
俞主任立馬反應了過來,臉上的表情變為驚愕:“筋膜炎?!”
柴行思一句話給這例疾病一錘定音:“對。這一例病人,是骨松骨折和筋膜炎并存。
“此前病人就有疼痛,這是骨折和筋膜炎共同導致的結果。不過因為骨折疼痛更劇烈,所以掩蓋了后者。
“而椎體成形術后,病人骨折疼痛緩解。而這時,筋膜炎導致的疼痛就藏不住了,再加上術后的疼痛,加在一起才引發下肢疼痛。
“至于骨水泥……一個側位ct,多旋轉幾個角度就能判斷骨水泥的外露程度不算高。醫生技術略差,但并無大礙,給抗炎、鎮痛藥物,修養一陣子就解決了。”
……
這番話落地,監考室許久都鴉雀無聲。
此時最尷尬的莫過于俞主任了。
在臨床上,他的診斷其實是最保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