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走廊盡頭,一位表情沉默的醫生正緩步走來。
這是一位皮膚白凈、耳朵寬大的男人。
他戴著一副無框眼鏡,走路時視線失焦,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嘴唇嗡動無聲地嘀咕著什么。
看到此人,不少之前有些無所謂的醫生都怔了一下。
旋即腰桿挺直了幾分。
他們和鄭酉已經混得很熟了,所以稍微隨意一些。
但眼前這位卻不同……
傅元魁!
醫學博士、留美博士后,二十八歲已經獲聘為教授,如今三十一歲,已經是博士生導師!
此外,他還有多重身份。
現任天都協和骨科醫院副主任、研究員;大夏醫學科學院脊柱畸形大數據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機關青聯科技界別副主任;大夏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等等……
一個比一個嚇人。
可以說,三四十歲這個年齡段能拿的榮譽,他都拿了。
不該拿的,他破紀錄拿了!
當然,傅元魁身上最為重要的一個身份……
院士常微罹親自培養的接班人!
像柴行思等一眾人,只是跟隨常微罹學習過一段時間。
但傅元魁,卻是被當成衣缽傳人培養的。
包括當下常微罹最為看重,也是國家級重點項目的“脊柱后路經椎弓根內固定”,傅元魁也是負責人之一。
這個項目有多重要根本不需要質疑。
因為常微罹都將其視為近些年來工作的重心,協和更是為了塞一個戴楠進去,親自和對方談判……
而傅元魁僅僅三十一歲,就有機會拿到這個讓人眼紅的成果!
若是能成,他未來的道路,一切障礙都將被掃清,基本上是鋪墊好了院士的晉升!
而協和能吸納這么一個天才……只是因為對方想來而已。
可以說,傅元魁是把協和當成跳板。
這全國所有人心向往之的殿堂,于他而言只是增長閱歷的一塊墊腳石!
……
“傅醫生……”
眾人齊刷刷地退至一旁,表情各異地打著招呼。
裘遠之、鄭酉也看向了對方。
“小傅來了。”
“元魁也打算試試?”
兩人對傅元魁倒是沒什么多余的表情。
畢竟名義上,他們還是對方的上級。
不過是因為背后的常微罹,給一點面子罷了。
而聽到這兩道聲音,傅元魁瞳孔一凝,注意力也終于收了回來。
他看向兩人,低聲道:“裘院長、鄭主任。”
說罷,他看向了會議室之內,道:“在老師的群里傳得很神。柴師兄,還有不少前輩,都大加贊賞,所以我想看看他到底如何。”
鄭酉笑了笑:“做題和診療其實都是小道。骨科醫生的精髓在于外科手術!”
和其他科室不同。
如內分泌科、神經外科等,很容易就出現疑難雜癥。
很多疾病的診斷可能就是一道天塹,常常要進行鑒別診斷,花費數個月乃至于橫跨數年才能完成診斷。
但這一現象在骨科幾乎沒有。
因為骨科是典型外科。
有沒有病,一看就能看出來。
有基本的診斷能力,就能對付骨科的絕大部分問題了。
傅元魁自然也清楚這一點。
不過他還是說道:“不想輸。”
沒有特殊的原因。
僅僅是不想輸給其他人。
尤其是……對方還是一個臨海小城市的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