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神經愈合本身的規律就在這。
但……
這次的考核,許秋給出的神經再生誘導裝置,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這話說完,戴楠等人的表情突然就呆滯了。
啥玩意?
你就看了一晚而已,對我們的左右神經互換術就如此了解了?
我們自己人都還沒做到這種程度啊!
而且……
參加個考核的功夫,你居然就根據現有的靈感,直接解決了阻礙項目進展許久的難題……
這是什么離譜操作!
這一刻,戴楠有點懷疑人生了。
到底誰才是左右神經互換術的締造者來著?
你確定自己是來做手術的,而不是來顛覆整個項目的?
不過心里雖然震撼,但出于本能的嚴謹性,戴楠還是覺得有點不靠譜。
當然,許秋都這么說了,她自然不會掃興。
于是便道:“那就太好了,我們馬上去實驗……另外,你這邊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也可以隨時喊我們。”
許秋點點頭,不再多說,便一頭扎進了實驗室內。
等他離開之后,項目組的眾人對視一眼,仍然能從各自的眸子中看出深深的驚愕。
邱偉道:“戴教授,許醫生說的這個……真能行?”
張驍也很是吃驚:“只是一場考核而已,就算成了,也不可能有這么大作用吧?”
考核是考核。
與研究根本就是兩碼事。
考核里面的東西,能作為成果?
能有他們這么多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絞盡腦汁鉆研出來的東西有用?
而且。
他們項目組其實一直就“經顱電刺激”技術進行過各種嘗試,倒是也想過用來促進神經再生,只不過一直沒能成功。
要說許秋一人,在短短一個下午半個晚上之間就攻克了這一難題,那……他們這么多頂尖科研人員算什么?
算湊數的嗎!
而戴楠,盡管不太相信許秋真能做到,但她也清楚對方不是說大話的人。
因此在斟酌片刻后,道:“找鄭酉,請他提供今天的考核記錄!”
……
不久后,鄭酉親自來到研究所。
他先是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考核規則。
剛說完,邱偉等人就有些意外了。
“居然是分三個賽道?常院士此舉倒是照顧到了各個領域的佼佼者,也兼顧了不同醫生深耕的方向不同……”
“不錯,這么看來這次應該是有三個第一?”
說到這,就連戴楠也笑了笑。
她開口道:“那這次許秋怕是沒法再像之前一樣碾壓傅元魁了。”
然而說完這話,戴楠突然意識到鄭酉的表情非常不對勁。
她瞳孔一擴,臉上帶了幾分不可思議,道:“第一之間,也有差距嗎?”
鄭酉苦澀一笑,并沒有回答。
他轉身摸向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道:“戴教授,您看了就明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