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要是其他人來講課,不先去米其林餐廳搓一頓,休想讓他們開口……科室都要被他們吃窮去!”
“我已經開始佩服許醫生了,這就是我當醫生的終極偶像!”
聽到這些議論聲,侯從軍也深有同感。
這么多年來,他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天才與醫學巨擘。
卻唯獨許秋一人讓他產生了高山仰止的感覺。
……
下午一點多。
許秋的講課終于結束。
除了孫氏手術各種細節的講解,他甚至還親自做了一臺手術,實地進行教學。
侯從軍幫著打下手,這位心外科的大佬,在許秋面前竟然像是一個才入臨床的醫學生。
不過卻沒有人覺得有什么不對。
就連侯從軍自己,也沉陷于許秋的技術之中。
明明才過了個把月的功夫。
但許秋的孫氏手術,在各方面都比之前給寧景明做手術時要完善了很多。
不管是熟練度、流暢度,還是精細度,甚至于在一些細節上的處理也更加完美了。
原本的孫氏手術就已經是一個天花板。
而如今,許秋對自身進行了再超越!
講課結束后,侯從軍看向許秋的目光都不對勁了,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氣,道:“我算是理解你那82分代表著什么了……真就是只有你自己能超越自己。”
這種天才,誰能追得上?
當別人還在追趕他之前的記錄時。
殊不知,此時許秋早已經來到了一個新境界。
而且更為可怕的是……如今,仍然沒有人看到許秋的極限!
或許,孫氏手術經過一輪又一輪改良后,已然變成一臺截然不同的全新術式,而且在療效等各方面都實現了碾壓級別的超越。
那時候,還能叫做“孫氏手術”嗎?
恐怕該改名叫做“許氏手術”了。
“許秋,其實現在不用待在協和那邊也可以的。你就把阜外當成第二個家,以后來天都,直接跟我說一聲,來阜外住!”侯從軍心里癢癢地說道。
許秋倒也沒拒絕,而是道:“目前,孫氏手術已經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等你們把這門手術吃透了,我可能會派一些臨醫的醫生過來進修。”
如果有可能,跟在許秋身邊肯定是進步速度最快的。
但,許秋只有一個人。
想要增強臨醫的實力,還是要借助強院的培養體系。
如果能把胸外科的醫生送去中日醫院學肺移植,心外醫生送到阜外學孫氏手術,那臨醫即便不依靠省內資源,也能迅速崛起!
醫學,技術才是根本,人才才是關鍵!
許秋讓臨醫獲得了各大頂尖強院隨意進修的資格,那臨醫注定會和這些頂尖醫院站在同一水平線!
侯從軍聽到這話,心里樂意得不行。
他直接道:“沒問題,我還巴不得能跟你們臨醫多合作。之后要是有什么典型的病例,我就直接發給你,你到時候讓人在你們心外科講一講就行。”
典型病例、珍稀病例,往往是各院的財富。
也是醫院醫療底蘊的體現。
侯從軍愿意分享這東西,已經很能說明他的態度了。
之后,他將許秋一直送到了阜外門口。
卻沒想到,戴楠竟然早早地就在這里等著了。
這讓侯從軍愣了一下。
他快步走上去,想跟戴楠聊兩句,結果看到對方那沉得像鐵的臉色,也意識到發生了什么大事,表情也凝重了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