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幾分鐘后,他的臉就有點白了。
最后申昆侖放下筆:“許秋……多少分才正常?”
許秋估摸了一下:“這次的考題,是按照對左右互換術的適配度來安排的。六十分的話,差不多就能學互換術。八十分能學得很快,而九十分則說明各種手術基礎都已經具備,只需要熟記手術步驟和細節,就能做下來。”
申昆侖瞳孔顫動了一下。
臥槽!
感覺我五十分都不一定有!
這要是上陣答題,豈不是把老底都給揭光了?
申昆侖咽了下口水:“應,應該沒有能拿九十分吧?”
題目難,那就大家都難。
這樣的話自己應該不會太丟臉。
而許秋則搖了搖頭,實話實說道:“戴楠教授要是來答題,估計能有九十五分左右。還有戴楠的學生張驍醫生,她也一直在為互換術做準備,基礎很牢靠,差不多也能有九十分。”
“……”
還真有!
不過,這兩位都是大夏神經外科研究所的頂尖術者了,遠遠落后于他們不算丟臉。
“還好許秋是咱自己人,不然我們臨醫每一個能排前二十的……”申昆侖悄悄松了口氣。
原來,這就是背后有人的感覺。
你范鑫很牛逼?
抱歉,我保送的!
……
而此時,大禮堂這邊,范鑫等人已經按照考場的位置分別坐開了。
然而此刻,不少人內心仍然有疑惑。
“飛刀的通知不是才出,考核當場就進行了?”
“我還以為許秋至少要琢磨一兩個星期……這飛刀的機會這么珍貴,總不能亂出題吧。”
“我還打算趁著還沒選定二十人,先在臨醫蹭十幾天的手術,這么看來沒指望了。”
而此時,范鑫、林柏舟等人紛紛看向了賴光圳。
后者與許秋同行。
應該會了解更多信息。
賴光圳也沒有隱瞞,坦誠地道:“許秋趁著在飛機上的兩三個小時,已經把題目編好了……放心,我戴著眼罩,而且睡著了,關于題目內容我一個也不了解。”
這話一出,范鑫等人吃驚不已。
雖然兵貴神速。
但許秋這效率也太恐怖了。
他們早就聽說了,許秋骨科大賽期間,日程排得滿滿的,考核完去項目組參與研究、累了就去做手術換換心情當做休息……
但,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搞定考題,還是讓他們吃了一驚。
不過就在這時,走廊外傳來了腳步聲。
不久后,就看到霍仲言親自帶著考題過來了。
在場的人,隨便拿出一個都是神外大佬,申昆侖出面肯定是不夠規格的,也就霍仲言勉強有這個資格了。
而等試卷分發下來,眾人趕緊查看題目,剛開始幾題還很簡單,但越深入,考驗經驗與實力的題目就越多。
漸漸的,就連范鑫幾人也開始滿臉懵逼了。
草!
以后絕對不能讓各種考試拿滿分的人出題。
他出的題目,簡直不把考生當人。
不過,范鑫等人仔細琢磨題目,卻又發現并不是毫無意義的難。
如果發揮隨機應變能力,拿綜合性的經驗去進行分析,還是能夠找到解法……不說拿滿分,但高分是沒有問題的。
就比如“術中發生神經移植體長度不足”。
這一題如果只需要給一個解決方案,那很簡單。
用自體靜脈/人工神經導管橋接缺損就行了。
但題目卻要求提供兩種應急方案。
臨床上,基本上就沒有比這更好的解法了,很難找出第二個方案。
但……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卻能給出一個極其巧妙的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