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后,我會公開發布一篇技術報告,其中將詳細地展示互換術的治療機制、手術原理,以及學習互換術需要掌握的基礎功底……”
這話一出,很多表情失落的人瞬間一掃陰霾,神色激動起來。
他們最擔心的是,被淘汰也就罷了,還不知道該怎么提升!
雖然從試題中能隱約判斷互換術涉及到的技術,但那終究只是整個手術體系之中的極小一部分而已。
難以推導出全貌。
同樣,他們也不太可能自己分析出需要哪些基礎技術。
要真有這能力,那互換術就不是許秋開創了,早就被他們集思廣益給搞出來了。
而許秋的做法則是直接解決了所有人的后顧之憂!
技術報告一出,有心要學互換術的醫生,都知道該往哪兒使勁了。
哪怕沒辦法入選臨醫的飛刀名單。
但,把基礎夯實了,未來互換術徹底普及到地級市醫院,這批早早就打基礎的人也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
就在眾人驚喜不已時,許秋的話語卻并沒有就此結束。
他繼續說道:“最后,為了感謝各位同僚、前輩愿意來臨醫捧場,明天上午我會在臨醫做一臺左右神經互換術。
“手術全程都會直播。我也會進行必要的講解。
“手術錄像,各位同樣可以自己帶走研究。
“若是能有一兩位同僚能因此受益,那也是神外與患者的榮幸。”
這番話一出,全場都嘩然了。
許秋太夠意思了!
專門做一臺手術也就算了,而且還讓把手術錄像帶回去研究!
而最后一句話更是將格局拉滿。
這一刻,眾人看向許秋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此刻他們只覺得,這位四十五歲的中年醫生閃爍著難以形容的光彩。
有技術,卻不藏私!
而對比很多名家、教授、院士。
他們手里但凡有一項技術,恨不得捂得死死的,生怕讓外人學了去,威脅他們在醫學界的牢固地位。
而反觀許秋,卻全不在乎。
學不會,那就說明技術尚未實現,醫生還需努力。
若是學成了,許秋則是會發自內心道一句恭喜。
這種格局,讓眾人對許秋的觀感瞬間高到了一個難以形容的地步……
縱觀醫學領域各大院士,又有幾人有此種胸襟?
……
考核散場后,這次的飛刀篩選也正式結束。
原以為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場面并沒有出現。
因為許秋一番話,此時眾人更像是一個合家歡結局。
留下來的二十人興奮不已。
而落選的人,雖然難免失落,但此刻卻更加期待次日的手術。
當然,更在意的是技術報告!
原本他們需要摸黑前行。
只能捕風捉影猜測互換術需要哪些基礎功底。
甚至于……
這可能成為一項壟斷性的技術,變成先行者卡死后來者的又一技術壁壘。
這一行為,在醫學界屢見不鮮。
然而許秋就像是一股清流。
一句話,直接把壟斷者的路給斷了。
創始人自己都來發布技術報告了,其余人若是還敢在互換術劃分門檻,那等于是打祖師爺的臉了。
而隨著醫生們結束考核,將這番話傳到了自家醫院耳中,漸漸地,這些消息不脛而走,幾乎是瞬間就傳遍了大半個醫學界。
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幾句話帶來的影響力,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