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一條線,一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
許秋輕描淡寫一句話,直接給出了一個確切的研究方向。
之后,哪怕他什么都不必做,若是取得成功,他依然是功勞最大的創始人!
因為僅僅是提出這個理論,或許就需要無數科研者,耗費無數資金通過一次次試錯,最后才終于有人聯想到這早已經出現在一篇論文中的觀點……
許秋倒是不在意這個小技術的創始人身份。
主要是的確沒條件驗證,只能委托給戴楠了。
他直接帶過了這個話題,繼續說道:“還有神經淋巴管這方面……
“彭月嬌的手術,我當時沒有意識到需要修復淋巴。就麻煩戴教授注意消除水腫,提前預防繼發性神經卡壓了。”
也幸好是許秋自己做手術。
他擁有大師級的神經縫合術,更要緊的是還有a級詞條功能恢復+10%。
因而,即便沒有再做神經淋巴管修復,也無傷大雅。
但換成其余人,比如戴楠、張驍兩位,她們的束膜縫合技術達不到自己的水平,又不修復淋巴,發生繼發性神經卡壓的概率就相當高了。
當然,這是一個概率問題。
而且淋巴管完整的神經移植后再生速度至少可以再提升兩倍。
所以許秋在鄒婭玉身上,依舊耗費心思做了修復。
“行,我這邊會讓人特別關注。”戴楠說道。
協和的術后護理團隊非常專業。
既然已經有許秋的提醒,那這種問題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了。
不過另一個難題也來到了戴楠身上。
她和張驍等人,肯定不甘心只做不切斷術式,如果有可能,必然是奔著掌握完整版的切斷互換法去。
那么淋巴管修復就成了一座大山。
畢竟,按照許秋的說法,神經淋巴管無自發節律性收縮,沒法像血管一樣通過噴血定位斷端。
這種情況下,可能僅僅是尋找斷端,就要耗費幾個小時的時間。
畢竟在椎管內尋找微小的淋巴管,難度不亞于在一個草坪上找一根針。
而且要命的是,椎管附近處處都是雷區,不能隨意掃查……
許秋顯然也知道戴楠這邊在想什么,他說道:“戴教授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再講一講淋巴管超顯微縫合的技術要點,理論上來說也是可以優化的。
“不過時間太短,我暫時還沒研究過這方面。”
戴楠立馬道:“真有?!”
這特么,就離譜。
這是對頸七互換術了解到了什么程度。
真就全方位無死角地掌握了?
而賴光圳、范鑫等人也是眼里放光。
許秋已經展示了天花板切斷互換術的療效有多驚人,作為頂尖術者,他們自然也會去追求最高。
而當下,許秋不僅給不切斷術式找到了訣竅,甚至于還能把切斷法的各方面也鉆研出技巧!
“許醫生,其實我們軍醫醫院,條件和設備也不比協和差……你有什么需要研究的項目,交給我也成。”范鑫挺了挺胸。
蘇明玨也忍不住道:“我們華山醫院本來就有研究神經束組的鑒別……在這方面也有不少領先技術,許醫生的淋巴管修復技術,我也很擅長的。”
此時蘇明玨是最懵逼的。
他就是華山醫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