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張力!
吻合口的張力,基本上只有靠縫合醫生的手法才能控制。
就像是縫補衣服。
自動縫合,或者是用膠水黏合在一塊,都是主打的一個“死死固定住”就行。
而專業的裁縫,則會根據所在的部位進行不同方式的縫合。
譬如常規部位縫緊就行。
而膝蓋、手肘等需要頻繁活動的地方,則稍微放松一些,同時應用更多的縫線。
以免縫合得過緊崩斷。
而放在手術上,這就是“張力控制”了。
頂尖的縫合手會熟練地控制吻合處張力。
但不論是自動縫合器,還是生物膠,都做不到這一點。
盡管沃森可以通過控制涂布的厚度來調整最終黏合后的整體縫合強度……但縫合強度和張力,終究是兩個東西!
許秋對二號病人的縫合,吻合口幾乎做到了無張力。
這可以說是能想象到的最優秀的吻合結果了。
而沃森這邊。
盡管遠遠沒有達到“超過20g容易導致斷裂”的數值,張力只有11g左右,但對比許秋的無張力,簡直是輸得體無完膚。
此外。
縫合技術方面,這其實就是見仁見智了。
畢竟沃森用的是生物膠,而許秋則是神經縫合。
但……
即便如此,沃森還是下意識地在腦海中把自己和許秋并列起來,控制不住就要進行橫向對比。
神經束膜縫合而已,沃森也能輕松駕馭,不見得就比許秋差!
不過,這個念頭浮出沒有多久,他就看到許秋這邊眨眼之間完成了八位點的多針間斷縫合……
在整個縫合領域,有一個基本認知。
多針間斷縫合優于連續縫合。
所謂的多針間斷縫合,一般大于六針。
這種縫合方式,抗張力更強,而且對齊嚴密。
許秋能做到“幾乎無張力”,大部分功勞就在于八位點多針縫合!
沃森哪怕是想象,面對頸七神經,他也只敢想象自己或許可以完成六位點縫合。
至于八位點……
簡直是天方夜譚。
即便真的要挑戰八位點,那手術時間可能也會延長數十分鐘!
畢竟在如此纖細的神經上做縫合就已經是極少數人才能掌握的技術了,更別提還要在這上面完成八針固定位置、固定間距、固定邊距與深度的縫合!
難度甚于核桃雕舟!
然而眼下,流暢的八位點卻在他眼前如同倍速一般播放,信手捏來到讓人懷疑許秋在對著空氣揮舞顯微縫針……
然而當最終的鏡頭轉換至顯微鏡下,那嚴整的八針縫合卻讓所有質疑都失聲了。
這一刻,沃森眼神呆滯了。
他突然很后悔要求查看錄像。
原本他只知道許秋的手術指標不錯。
至于對方的真實實力,沒有太清晰的感知。
但這一瞬間,沃森突然就對自己這么多年已經快聽出繭子來的“頂尖術者”這個詞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
術者……
且不談自己各個環節都必須借助設備才敢與許秋一較高下,究竟還算不算術者。
但頂尖二字,沃森已經沒臉在許秋面前說出口了。
此刻,他看向許秋的眸子微不可查的顫了一下。
一種難言的復雜情緒充滿了沃森的腦海。
他甚至想趕緊結束這一次臨醫之行,趕緊回霍普金斯醫院繼續當自己的沃森教授!